3月全国零售客流指数报告出炉,客流指数同比下降49.1%

  • 来源:先讯美资
  • 时间:2022-04-24 19:00:27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33亿元,同比下降3.5%。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0560亿元,下降3.0%。

3月份,由于疫情在全国多地散发和传播,为了防疫需要,各地政府出台了不同程度的严格的防控措施,人们的出行和活动暂时性地受到限制,故线下零售客流继续受到冲击。

作为以五感体验为主的店铺,其引流和吸粉的能力暂时被抑制。根据先讯美资零售大数据平台的分析,3月份,线下整体零售的客流指数同比下降49.1%,环比下降42.4%。

接下来,让我们从不同维度去洞察我国3月份的零售客流指数的表现。

01

中国总体零售客流表现

▲ 数据来源:先讯美资全球大数据平台,中国区分析

3月份,由于没有大的假期效应的刺激,以及疫情在我国多个地区蔓延,严格的防控措施对线下零售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所以3月份的线下整体零售客流指数呈明显的下滑趋势,同比下降49.1%,环比下降42.4%。

3月份,服饰零售的客流指数下降程度超过整体零售,同比下降51.9%,环比下降46.2%。

从图中可以看出,相较于2020年3月份的客流表现,今年3月份的表现呈滑落态势。由此可见,本次疫情的蔓延为线下零售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02

中国主要地区零售客流表现

▲ 数据来源:先讯美资全球大数据平台,中国区分析

3月份,由于疫情在我国多地区蔓延,继而各个地区实施严控的管控措施,从全国主要地区的客流数据上看,大多数地区的零售客流同比指数遭遇大幅下滑,其中吉林下滑幅度最大,下降了85.2%。

其中,南方地区的上海、深圳及广东地区,北方地区的山东、陕西、天津、吉林、辽宁和黑龙江地区,这些地区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客流同比指数的下降趋势均超过了50%。

先讯美资客流大数据的分析同时表明,四川、浙江、安徽这些地方的客流指数虽呈然也有下滑,但是下滑指数比2月份均有收窄。

03

主要城市客流表现

▲ 数据来源:先讯美资全球大数据平台,中国区分析

3月份,中国总体平均客流指数是2021年同期水平的50%左右。

图中可以看出,3月份大多数城市的客流指数表现好于总体平均指数。其中,北京、成都和杭州的客流同比指数较其他城市,下滑幅度相对较小。

上海、深圳、天津和沈阳这些城市受疫情的影响最为明显,客流同比指数表现大幅下滑。上海下降67.5%,深圳下降了70.1%,天津下降62.7%,沈阳下降了71.9%。

04

一线城市零售客流指数表现

▲ 数据来源:先讯美资全球大数据平台,中国区分析

从一线城市看,3月份,由于疫情对上海和深圳的冲击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和深圳的客流指数遭遇滑铁卢,同比下滑幅度明显超过北京和广州,上海下降67.5%,深圳下降70.1%。

与2月份相比较,四个一线城市的在3月的客流指数均呈下滑趋势,这是因为2月份有春节假日效应的刺激,加上疫情影响较小,所以表现优于3月份。

与2020年3月相比,北京和广州的客流指数分别上升了49.5%和20.7%。

05

一线城市周客流同比趋势

▲ 数据来源:先讯美资全球大数据平台,中国区分析

3月份,从周客流指数同比趋势来看,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的客流在3月的第二周开始大幅滑落。

由于3月初上海开始受本土病例的侵袭,之后病例逐渐增多。从图中可以看出,客流指数节节下滑,四周的表现低于全国总体表现,在第四周,由于大多数小区已经处于严格的管控状态之下,客流指数直降到92.7%。

总体来看,3月份,由于北京和广州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故客流指数表现优于上海和深圳。

06

一线城市周客流环比趋势

▲ 数据来源:先讯美资全球大数据平台,中国区分析

3月份,从周客流环比指数来看,北京的表现最优,第一周实现了9.1%的环比增长。

从图中也可以明显看到深圳客流指数的变化。因为第三周城市处于严格的封控状态,所以客流指数下滑最为严重,周客流环比下滑了92.5%,从第三周开始,随着城市逐渐解封,零售客流指数明显上升,直至第四周出现反弹,周环比指数上升4.5%,完美逆袭。

前面已经赘述过,上海由于新增病例的影响以及封控措施的实行,客流指数与2月份相比,遭遇断崖式下滑。我们相信,随着防疫措施的不断完善,待上海解封后,被压抑的零售需求会充分释放。

关键词:

精彩推送

蔬菜基地话丰收
社会 2022/04/24
三只果子狸幼崽获救
社会 2022/04/24
角斗潮流电商
要闻 2022/04/24
万达卖奶茶,9.9一杯
要闻 2022/04/24

资讯播报

囤货“烧不热”预制菜
要闻 2022/04/24
我去上海送快递
要闻 2022/04/24
我省将新增一货运码头
社会 2022/04/22
社区团购,外火内虚
要闻 202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