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对译本)》新书分享会:深入挖掘古籍跨越“时空”的当代价值

  • 来源:四川新闻网
  • 时间:2022-04-24 13:50:01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4月24日讯(记者 何佳欣 实习生 李奇臻 摄影报道)“古籍不仅仅要强调保护,还要发挥现代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功能。”《四书(对译本)》作者之一,教育部长江学者王启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做好古籍工作要三强联合,即发布机构,整理研究机构,出版传播机构密切合作,要让古籍方便、适用,走进千家万户,要探寻它的当代价值。

4月23日,由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有限公司、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巴蜀书社承办的《四书(对译本)》新书分享活动在成都举行。

《四书(对译本)》

新书分享活动

《四书(对译本)》的四位作者,教育部长江学者、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西南民族大学藏羌彝文化研究院院长、西南民族大学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所所长王启涛教授,四川大学古籍所杨世文研究员,四川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温浚源特聘研究员,西南财经大学张卉老师参加了分享活动。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公认的中华文化核心经典,体现了儒家先哲的核心思想。“四书”之中,《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经典中反映孔子思想最为直接的一部文献。《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思想,对于儒家的天道观、人性论、仁政论作了更加详细地阐发。《论语》《孟子》二书阐述儒家思想最为明白、系统,文字也比较浅显,是初学者最好的入门书。另外,宋儒主张读书与修身相结合,不能将“治经”与“入德”判为两途。《大学》一篇中心思想讲“内圣外王”之道,主要内容是“三纲领、八条目”,对于如何由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阐述得非常清楚。所以宋儒把《大学》作为“入德之门”。而《中庸》所阐发的“中庸之道”是修身、治学的最高境界。

分享会上,四位作者谈到了该书出版的意义,从经学史的角度介绍了“四书”文本的发展历程,讲解了该书的特色、特点以及如何阅读《四书》。

新书分享活动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经典是思想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巴蜀书社推出的《四书(对译本)》,是四川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项目,是结合时代特点和当代读者现实需求,打造面向普通大众、常读常新的中华文化经典普及“案头书”。

据了解,《四书》编译工作以深入挖掘“四书”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当代价值为目的,按照现代学术规范,客观科学解读中华经典。在编排体例上,包括原文、注释、译文三个部分,采取文白对照、左右双栏的方式,再配以精美的插画,利于读者参看理解。在原文校点上,以清嘉庆年间吴英、吴志忠《四书章句集注》刻本为底本,参校“四书”历代版本、各家注解本和出土文献,择善而从。在文本注释上,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采用随文小注的方式,注出疑难字词的读音、词性或词义,力求严谨准确。在译文呈现上,按照准确、简洁、流畅、优美的要求,灵活采用直译或意译的方式,以适应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

精彩推送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