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接过父亲种粮的担子——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湖南嘉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朱霞

  • 来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 时间:2022-04-18 06:51:47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鸿飞

通讯员 蒋永红 邱鹏

4月17日清晨,衡阳县台源镇台九村,湖南嘉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朱霞驾驶插秧机,来到义公塘组水田机耕道边。

守候在此的几名员工,将一盘盘早稻秧苗搬到插秧机上。朱霞驾驶插秧机在水田里往返穿梭。不一会儿,一排排秧苗整齐地栽种在田里。

“公司共流转台源、溪江等乡镇近5000亩田种水稻。”朱霞告诉记者,其中,双季稻2200多亩。截至4月17日,已插完早稻秧苗1800多亩,剩余的400多亩水田将在2天内插完。

“回乡当农民,同样有作为”

今年30岁出头的朱霞,2010年7月毕业于湖南农大企业财务管理专业,先后从事会计、教师职业。谈起转行变身“新农人”,朱霞说,这一切与她父亲弃商种粮有关。

2010年,朱霞的父亲开始陆续流转台源镇台九、九市村的水田种植优质稻。到2017年,她父亲流转的水田增至3800亩。

“这几年父亲就像一头老黄牛,白天下田,晚上看水,忙个不停。”朱霞心想,父亲年逾六旬,作为长女,应接过父亲种粮的担子。

2017年春节过后,朱霞接任嘉穗农业的负责人。“有国家政策支持,回乡当农民,同样有作为。”她说。

秧好半年禾。“水稻要高产,育秧很关键,每年三四月是早稻集中育秧的黄金季节。”朱霞说,在育秧时,秧苗要保持在适宜温度范围;最怕气候反常,影响秧苗生长。

怕什么,来什么。今年3月26日,天气出现反常,当天上午气温10多摄氏度,中午骤升至30多摄氏度。“这么高的气温,温室里的秧苗受不了。”朱霞和父亲心急火燎跑到秧棚边,快速启动滴灌设备,开启遮阳板,打开秧棚前后门,打开排风扇,给棚内秧苗降温。

没想到,这天傍晚,天空突然起风,气温骤降至七八摄氏度。朱霞叫上几名员工,匆忙来到秧棚,查看秧苗生长情况。

“男人能操作机械,女人照样能行”

17日下午4时,朱霞和农机手机插完义公塘组的60亩水田后,没有休息片刻,驾驶插秧机来到位于何弯塘组,继续插秧。

“前些年,每到春耕插秧时节,人工插秧多,机械插秧少。”朱霞说,人工插秧很累,整个人像一张弓,整天弯在水田里,一人一天最多插五六分田。现在,农村实行全程机械耕作,一台插秧机一天可插完30亩左右。

机械化耕作,首先要熟练掌握机械操作。朱霞到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报名参加县里组织的农机手培训。“男人能操作机械,女人照样能行!”经过培训,反复下田操作,朱霞凭着不服输的劲头,硬是成为机械操作一把好手。

“这几年,嘉穗农业实行机械化耕作,大大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效率。”朱霞介绍,今年,嘉穗农业种植的2000多亩早稻,6台插秧机10来天就完成了插秧。

汗水浇灌收获。近5年来,嘉穗农业流转水田2万余亩,粮食总产量达2万吨;安排劳务用工近1000人,员工年人均收入突破3万元。

在发展水稻生产的同时,朱霞瞄准杂粮生产。2020年,她在溪江乡成立杂粮研发基地,流转洪山、金龙、溪江等5个村土地550亩,套种玉米、高粱、大豆等杂粮作物,还利用滂泥田种植莲藕。“种植杂粮改良了土质,还让留守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加了收入。”她说。

锄头握得紧,作田是根本。去年,农业农村部授予朱霞“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朱霞成为衡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种粮大户。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先进个人 农业发展

精彩推送

迎难而上 倾力保供
社会 2022/04/15

资讯播报

预制菜,虚假繁荣
要闻 2022/04/14
永修救助放飞一只白鹇
社会 2022/04/14
抢抓农时集中投放虾苗
社会 2022/04/14
满眼青绿茶飘香
社会 2022/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