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德佳李君鸿:进口商品一定要取决于消费者需求
- 来源:联商网 多米
- 时间:2023-07-29 17:33:37
7月28日,由联商网主办并首次推出的中国商品力大会在威海国际经贸交流中心正式开幕。本次大会以“商品为王、品质为魂”主题,致力于零售企业商品力的提升,引导行业企业真正回归商品、聚焦商品。本次活动还将同期举办包括进口商品研讨会、预制菜研讨会、零供对接会。
在7月29日下午举行的进口商品研讨会上,沃德佳(青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君鸿带来精彩分享。李君鸿表示,引进世界资源产品到中国有一定的筛选标准:一定是安全食品并且带有一定地域资源性。食以安为先,所有食品一定是以安全为第一要素,安全里面包括了很多环节,比如自然环境、生产质量把控、后端物流,所有一系列链条都要保证安全,以及所有产品可追溯,这些尤为重要。
(相关资料图)
所有进口产品一定要取决于消费者需求,而不是引进什么就去销售什么。以前国际贸易就是有什么东西就引进什么东西,直接销售就可以。现在不是,沃德佳整个团队在做很多市场调研。消费人群在变化,生活习惯在变化,倒逼在上游端找到更加适合消费者升级和需求的产品,希望从牧场到餐桌,从餐桌到牧场,我们是一个相互的作用力以去推动肉制品发展。
此外,李君鸿强调,做国际供应链具有很大挑战,包括汇率变化,人民币贬值对于成本增加都是不可控的因素。基于这些年的经验、风险把控以及下游客户稳定性,沃德佳现在的抗风险能力已经很强。
以下是李君鸿演讲全文(经联商网编辑):
疫情以后,大家都说现在生意太难做了,所以非常高兴有这样的一个桥梁,也非常感谢联商网给上下游企业同仁一个交流的机会。沃德佳在青岛,有时间欢迎大家去青岛,去沃德佳进行工作指导。
我从2001年开始从事国际贸易,以前我说自己是搬砖的,一直把国外好资源搬到中国来,搬到我们的餐桌。现在给自己另外一个角色是什么?我是买手,什么叫买手?我觉得这几年时间提到服装买手店,之前我在上海看到眼前一亮,带有私人定制的感觉。所以我做这么多年,原来说我是搬砖的,现在我觉得是买手,是把世界上比较好的资源、高品质、高性价比原料引进到中国。
20多年以来,我做买手聚焦在生鲜品,比如说肉类猪肉、牛肉、禽类、水产类、水果类。主持人讲Unifood这个名字在肉食行业领域来说打一个小小广告,在座不一定了解我们大贸行业,整个肉类有一个大的行业,Unifood叫联合食品,总部在青岛,就是我的公司。我们一直沉淀20年时间,Unifood在整个冻品行业位居前三位,每年肉类进口量总体达到将近30万吨,每个月1000多条集装箱进口到中国不同港口,比如上海、天津、大连、青岛,根据我们客户需求区域进港口。
这里有三个数字。第一个数字:20+年。我们团队一直从事生鲜品进口,肉类领域从2001年开始已经做了23年时间。
第二个数字:20+国家。这里面根据不同产品区域,我们会有优势产品和国家资源性筛选,和世界各地20多个国家有相关合作。
第三个数字:180+供应商。因为不同世界各地有不同资源性的优势,现在有跟全世界180多个供应商合作。
比如猪肉进口聚焦在欧洲,比如德国、法国、西班牙是主力国家。合作牛的工厂,牛的合作伙伴取决于产品,细化、高端产品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面对加工厂原料在南美,比如巴西、乌拉圭、阿根廷。
从世界区域来说,整个公司Unifood联合食品现在一年进口大约30万吨,禽类主要以鸡为主,大约17万吨/年,牛的产品是2017-2021年平均数字,2019年到2021年,每年进口量为8万吨。所以,加起来共23万吨,这是整个公司整体体量。
世界各地所有的资源我能拿到什么样的产品来进到中国?这一定有筛选。一定是食品有安全,并且带有一定地域资源性产品带到中国。以前是食以安为先,所有食品一定是以安全为第一要素,安全里面包括了很多环节,比如自然环境、生产质量把控、后端物流,所有一系列链条都要保证安全,以及所有产品可追溯,这些尤为重要。
缩短链条,保证产品新鲜度;追溯管理,从饲养到屠宰一直到餐桌,都有非常严格的追溯管理;新鲜安全,沃德佳也一直在做这件事情,我们就是桥梁,链接国外资源和国内渠道,一直到老百姓餐桌,我认为我们是桥梁和纽带。
2018-2022年牛肉中国进口数据汇总:非常明显能看到,2018年106万吨牛肉产品一直到2022年273万吨,这几年已翻倍增长,国内牛肉需求,尤其消费习惯,包括消费人群的改变,可以感觉到牛肉增幅翻天覆地变化。
里面还有自然原因,一是消费需求,二是国外牛肉资源属于天然资源,牛和羊都是在草地上,牧场基本上都是牛和羊。国内来讲,目前没有这样先天性的条件,美国GBS工厂屠宰牛的企业,大约在五六年之前,我非常震撼,一天大概屠宰2-3万头,国内牛肉屠宰量一天10-20头。所以我认为牛肉增长受制于很多先天性条件,再加上国人消费习惯,尤其年轻人对于蛋白要求越来越高,以健康、安全作为接下来所有饮食升级习惯。
因为做了20多年国际供应链,尤其聚焦肉制品领域。为什么到了今天有这么大的体量?从小到大,从无到有,整合20多年在国外都是战略性合作伙伴,合作将近20年时间的合作伙伴。
澳大利亚的托马斯食品公司是以生产牛和羊为主,在澳大利亚羊肉生产企业它是第一位的头部企业。托马斯公司有30多年历史,出口世界各地85个国家。
新西兰银蕨农场是冰鲜牛肉中国进口最大量的供应商,我们和家家悦在冰鲜牛肉上面合作三年时间,从以前10吨/年到现在100吨/年。银蕨牧场走华东区域,包括山姆等较为高端的超市的冰鲜牛肉就来自于银蕨农场。
所有产品一定要取决于消费者需求,不是进了什么而去销售。现在在调整整个思路,以前国际贸易就是有什么东西就进来什么东西,直接销售就可以。现在不是,包括我们整个团队也在做很多市场调研,消费人群在变化,生活习惯在变化,倒逼在上游端去找到更加适合消费者升级和需求的产品,希望从牧场到餐桌,从餐桌到牧场,我们是一个相互的作用力以去推动肉制品发展。
这里面提到新西兰整个牛羊肉先天性优势,像牧场、土壤、水都是形成它的天然优势。冰鲜牛肉需要零下2-4°C保质,从屠宰开始到销售是2个月时间,还有120天时间,实际上这是对技术方面,包括源头方面、屠宰方面、冷链运输要求都是非常严格。
做任何事情一定要聚焦,刚才较大篇幅对牛产品进行介绍。接下来是水产,当然这个类别非常大。
第一,厄瓜多尔白虾。现在在超市端做的厄瓜多尔白虾也是批发,厄瓜多尔白虾每年增量,2023年1-6月份整体量是230万吨,因为有海域优势,包括整个食品安全饲养把控。卖场里,厄瓜多尔白虾在虾类产品里占比较高。
第二,三文鱼。我因为工作原因在国外交多,包括去东南亚、新加坡这些比较发达国家的国家,我经常会去超市里看,他们在卖什么?我认为三文鱼,目前中国市场巨大,未来市场一定是更大的。欧洲发达国家,包括东南亚新加坡这样的发达国家,在非常小的便利店里面都有一些三文鱼产品陈列,不管原味、调味、小包装都会有。我认为中国市场所有消费者在升级,完全可以去消费三文鱼单品。
目前中国三文鱼是从北欧挪威这些国家进来,但是冻品还是依赖于智利。
第三,秘鲁鱿鱼。秘鲁鱿鱼每年到中国的进口量大约3万吨,沃德佳占比1/3,大约1万吨。我们给做加工的企业,比如鱿鱼丝是用我们原料最多的行业,属于预制菜,秘鲁鱿鱼直接用于这些,而在超市端销售不太合适。
沃德佳也有自己的自有品牌水果:第一,榴莲。家家悦每年的量都是由沃德佳公司承载。第二,蓝莓、车厘子。每年11月份到来年1-2月份,蓝莓、车厘子是主角,沃德佳也一直做南美的市场。
2012年,家家悦卖场里进口肉、进口水果、进口水产非常少,我们有机会去接洽。一路从一箱一箱样品、一块一块肉去试,到现在每年家家悦生鲜沃德佳的占比量有3亿元销售额,聚焦在刚才说的单品里。
另外冰鲜牛肉,在家家悦从一箱箱样品现在做到全单品,新西兰冰鲜牛肉进来是较小的集装箱(10吨),因为公司整体量是20多万吨,把所有大贸资源共享所有资源给到相对量较小的客户,因为这个对我们来说,不管大家做还是不做,但是我们的量和渠道一定要保证,货物稳定性方面一定是具有一定优势。
随着消费升级,尤其现在环境特别难,一定要聚焦,要细化客户群,同样会要求我们在做国际供应链时候一定也要细化我们的产品。所以,我们原来说是搬砖,现在是买手,一定要把服务精准到客群。
超市端一定是南北有差异,消费习惯不一样。同样是南方或者北方的超市,一定有不同的消费人群和产品定位,所以会把我们这么多年服务的大贸企业资源,和服务零售企业、餐饮企业的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认为会少走很多弯路。
现在预制菜是风口浪尖,可能这是和大贸、零售端关系不是太大,但是有共性。
2019-2026年预制菜的统计,2019年是2000多个亿的规模,预计2026年是万亿规模。说起预制菜,2003年开始服务于对日加工企业,现在大家提到的预制菜就是大家以前提到的调理食品,那时候服务日本合资的加工厂,因为业绩加工厂基本上聚焦在山东烟台、威海区域。
从他们最早开始使用进口原料一直到现在,我陪伴着他们成长,对我们来说考验还是蛮大。尤其猪肉产品,首先找到他们需求的产品,同时还要找到性价比高的产品,让他们降低成本,当然食品安全是第一位。
做国际供应链具有很大挑战,包括汇率变化,人民币贬值对于成本增加都是不可控的因素。基于这些年的经验以及风险把控、下游客户稳定性,沃德佳现在的抗风险能力方面还是可以的。
现在大家追求美好,尤其是疫情以后,我想是每个人想法和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天能聚在一起真的很不容易,如果是两年之前疫情的时候,聚在一起多么难!所以,我觉得能相聚就是缘分,并且大家都在追寻美好的生活,那就“以品质感知的美好,有沃德佳关照的生活”作为结束语。谢谢大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