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资讯】2022年,全省气象部门有效应对超历史严重干旱等极端天气
- 来源:江南都市报
- 时间:2023-02-23 12:36:54
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高译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月22日,全省气象工作会议在昌召开。2022年,全省气象部门有效应对了超历史严重干旱等复杂、极端的天气。“631”风险预警工作机制获评全国气象部门十大优秀创新工作。长期以来,我省着力提升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气象保障能力,打造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以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为鲜明特色的江西气象现代化,为实现“五个一流”、全面建设“六个江西”、描绘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画卷提供坚强气象保障。
深化、延伸省市县“631”风险预警服务
推动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
为持续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做好重大灾害性天气、极端气候事件等气象服务,以及重大突发事件、重大活动、重大工程等气象保障服务。我省完成省级强降水风险预警服务体系项目建设,抓好“631”工作机制和服务规范实施,强化业务检验和服务效益评估。按照“一部门一策”思路,持续深化和延伸省市县“631”风险预警服务。推动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完成气象灾害风险预估业务试点,建立分级、分类、分区域的气象灾害风险预估服务业务。规范高级别气象灾害预警叫应流程和标准,实现预警叫应业务化。
我省还完成了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项目建设和成果推广,健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推进与智慧旅游平台、地震预警系统等联通与信息共享,拓宽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渠道。完善和推广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系统,优化升级“12379”预警短信发布、叫应系统。推动各级减灾委防范气象灾害专业委员会成立和运行。组织修订省市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推动气象灾害预警、气象风险预警纳入相关预案应急响应启动条件。
加强森林火点、秸秆焚烧气象遥感监测
推进“中国天然氧吧”等气候品质标志创建
为持续加强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我省完善生态与农业气象服务业务体系,优化省市县一体化平台,推进国家级生态气象服务技术和产品本地化应用。加强生态功能修复气象监测评价、重点生态领域气象监测评估服务,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天气预报能力建设,强化水环境气象条件影响评估。加强森林火点、秸秆焚烧气象遥感监测,完善重点林区网格化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业务。
同时,推进“中国天然氧吧”“避暑旅游目的地”“中国气候宜居城市”“气候好产品”等气候品质标志创建。加强温室气体观测站三期项目建设,力争实现所有设区市全覆盖。搭建温室气体评估业务平台,发挥创新平台科技支撑作用。加强基于温室气体数据的生态气象监测评估服务,为地方政府碳中和行动效果核查、碳排放量配额分配和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提供决策参考。加强碳卫星遥感反演、温室气体资料、典型生态系统通量观测资料等多源数据同化融合技术研发与应用研究,发展碳排放统计核算技术。
“631”风险预警工作机制获评全国气象部门十大优秀创新工作
我省还持续推动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转型发展,实施江西人工影响天气“播雨”减灾行动计划(2023-2025),健全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标准规范,聚焦粮食安全、生态保护常态化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启动全省地面火箭作业装备迭代更新,新建25个国家级标准化作业点和21个地面催化剂发生器,推进固定作业站点电子围栏系统试用。推进庐山云雾物理综合试验基地运行,争创人工影响天气省级重点实验室。
据江西省气象局局长詹丰兴介绍,2022年,全省气象部门有效应对了超历史严重干旱等复杂、极端的天气,争取中国气象局协调空军派飞机支援我省开展增雨抗旱作业,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充分发挥;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落实《国家纲要》起步有力、开局良好。“631”风险预警工作机制入选全国气象部门“质量提升年”行动先进典型成果,获评全国气象部门十大优秀创新工作;推动省政府颁布《江西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管理办法》,获评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创新实践特别优秀项目;中国气象局将我省列入高质量发展先行试点等11项全国性改革发展试点;《天然氧吧评定规范》被省政府表彰为首届江西省标准创新贡献三等奖,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值班编辑:周章云
值班审核:范俊杰
值班编委: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