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速讯丨特别策划 | 走过三年 春山可望 抗疫经历 透出信心

  • 来源:江南都市报
  • 时间:2023-01-19 22:33:55

文/图叶海波、张文琪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李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12月26日晚,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决定从2023年1月8日起,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三年防疫,从“防感染”到“保健康、防重症”,我国战“疫”进入新阶段。

人们开始正常逛街、旅行,开始准备回家过年的行李。城市的烟火气逐渐复苏,回归寻常,便是幸福。三年的喜怒哀乐,无数人感同身受。阳性、核酸检测、管控、密接、次密接、行程码、健康码……这些新词汇融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无数次众志成城的防控,无数次守护生命的奔赴,我们都共同经历。

这三年,不少人的学习和工作因为疫情改变:学子的课堂和网络紧紧相连,商家的小店开了又关、关了又开……每个人都会有属于他自己的一段记忆;这三年,不少人的生活等方面也发生了变化:朋友们默契地减少聚集,宅在家里学会了做菜,手机里的核酸检测时间还会不断提醒你及时去采样点,旅行已经成为奢侈的梦……

三年时光,还有那么多忘不了的时刻:忘不了,那些以生命赴使命的最美逆行;忘不了,那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携手同心……从晨光熹微到灯火阑珊,从夜幕沉沉到东方欲晓,让我们能够走出恐惧的,是人们彼此的鼓舞,是一桩桩小事传递出的信心与勇气,是一个个平凡日子体现的坚守和韧劲。

这三年,不知不觉成为人们记忆的分界线:一边是过去,是抗击疫情的艰辛,是携手和坚守;一边是未来,是回归正常的愉悦,是憧憬和希望。为此,我们选取了四位普通人的故事,倾听和记录他们的过往,不同的人、不同的行业会有不同党的情绪,可相通的是真情实感的回忆。让我们在这些故事和回忆里,记住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能记住过往,就有了迎接这个春天到来的勇气和信心。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走过三年,春山可望。

从今年1月8日起,全国将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走过三年,闯过一个个关隘。这三年,对于每一个普通人而言,都有难忘的记忆。在这三年里,刘思羽修复了友谊的裂缝,王兰的人生站在了新的起点,王凯的事业刚刚起步,金国强在上海打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四个普通人,四段不同的回忆,四个不同的故事,属于他们自己,也属于走过这三年的千千万万普通人。站在时间坐标轴上,他们的回望深情且坚定,他们向前看的时候也依然带着勇气和信心。他们都相信未来可期,一切都会慢慢变好。

好朋友,就是一辈子的

2022年3月12日,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在对省外返昌主动报备的居民核酸检测中,发现2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人员,两人均住在高新区艾溪湖北路的中兴和园小区。而一个月前,刘思羽刚刚入职成为高新区玫瑰城社区的基层专干。

“请大家收拾好行李,前往中兴和园进行疫情防控工作。”接到支援电话的刘思羽又懵又怕,此前,她在一家地产公司做人事,对于疫情防控具体工作并没有很多了解。妈妈一边帮她收拾东西,一边安慰道:“现在国家需要你,你就去吧。”

2022年3月13日,刘思羽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同事匆忙赶到中兴和园小区。从上午6时开始,她们给小区里所有的居民做信息录入,那是她第一次穿上“大白”防护服,感觉全身上下密不透风,行动也变得迟钝。那几天,刘思羽都要忙到晚上10时以后才能休息。“你们辛苦了”“注意休息”“谢谢”是她一天中最常听到的话。

之后的几个月里,南昌又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刘思羽马不停蹄地回到自己的社区工作。“那段时间真的很辛苦,白天做核酸,晚上准备第二天的物资。其实也不是没有想过放弃,但是一看到这么多志愿者每天比我们来得还早,就又有了并肩作战的勇气。”如今谈起那段日子,她有点云淡风轻。

刘思羽是一个爱生活的女孩,“以前每年我都会和朋友去旅游、看演唱会和展览,疫情这3年我都没出过省。”2020年1月1日,为参加朋友婚礼,她去了一趟厦门,没想到这次短暂的旅行却成为这三年唯一一次出省旅行。

工作的高强度和辛苦程度让她错过了最好朋友的婚礼。2022年9月份,刘思羽最好的朋友呆呆在南昌举办婚礼,但她因为疫情防控工作必须在岗而缺席了婚礼。

“我和其他两位都是呆呆最好的朋友,但是婚礼当天我们都没到”,这件事一年多来成了她们心中的疙瘩,“尽管呆呆嘴上没说什么,但之后我们之间的话少了很多。”刘思羽心中很清楚,因为她们没去成婚礼,呆呆一直感到难过和遗憾。

2022年年底,疫情防控工作迎来新阶段,这也成为刘思羽和朋友们关系回暖的一个契机。刘思羽之前想过无数次,“放开”以后一定去某地玩、吃大餐以及和朋友相聚,直至厦门的朋友提出跨年计划,她们4个人才决定相约厦门,弥补未在呆呆婚礼相聚的遗憾。

2022年最后一天,刘思羽和朋友们来到厦门,她们一起坐在海边,吹着海风,说出自己的心事,她们对着大海约定“好朋友,就要做一辈子”。所有的裂缝和不快都在跨年那晚扔进了大海,对于新的一年,刘思羽充满期待,“那个跨年夜真是个好兆头”。

2022年12月31日,刘思羽与朋友在厦门跨年。(左一为呆呆,左三为刘思羽)

异乡过年,温暖相伴

王兰(化名)是一位来自河北保定的姑娘,本科毕业于南昌的一所大学。她想起2020年大二下学期的时候,第一次接到不用返校的消息,浮现在脑海中的第一个想法是:真好,可以不用早起上“早八”(早上第一节课,一般八点开始)了。后来,她因为疫情第一次一个人在南昌过年,她说那次一个人在异乡过的年永远也忘不了,独特而温暖的记忆将陪伴她一生。

“其实,最大的不同就是出校门不是特别方便了”。关于疫情的初记忆,是从大二下学期开始的,她觉得校园生活开始和以前不同了,线下授课时常被网课替代,进出校门需要向辅导员请假。为了转移注意力,王兰决定考研,把精力都放在准备考试上。

那时,王兰的生活很简单,有空就跑去自习室和图书馆学习,一学就是一整天。“我觉得是娱乐活动的减少才让我如此专注于学习。”回想起那时的学习状态,王兰自己都有些不可思议。

2021年12月25日,结束了研究生考试笔试的王兰留在了南昌实习,在这里她遇到了她人生中最好的实习老师。“我的实习老师虽然平时对我很严厉,但也毫无保留,我能遇到她真的很幸运。”说到她的老师,王兰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

除了在专业技能上倾尽所有,实习老师在生活中对她也是无微不至。临近2022年春节,保定疫情严重,王兰妈妈也在家隔离,于是王兰决定留在南昌过年。

“老师知道我过年不回家以后,在过年前一天特意叫我陪她去逛超市。”王兰说,那时真以为只是陪老师逛超市、买年货,因为平时老师也跟她逛过街,还特别喜欢听取她意见。没想到,结完账后回到老师的车里,老师把一大袋东西递给了她,说这都是给她买的年货,还从车里拿出了一件哆啦A梦的摆件,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她。

“我们拿出了刚刚买的两瓶弹珠汽水,坐在车里一边碰杯,一边聊新年的祝福,聊人生,聊理想。她祝我爱情顺利、学业进步,我祝她升职加薪、天天开心,”那一刻,王兰的心被温暖笼罩着,身处异乡的孤独感一扫而光。

2022年3月,研究生笔试的成绩公布,她成功通过了初试,在4月时也顺利通过复试。“‘上岸’后,我就去辅导下一届考研学生了。”王兰希望,自己也能够像她的实习老师一样,倾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三年前,我是绝对想不到自己会成为一名研究生的。”现在,王兰已经是一名准研二学生了,回想这三年的经历,她感慨万分。“希望在新的一年,我能够顺利毕业,身体健康。”王兰的新年愿望很简单。

2021年1月25日,王兰写下“成功上岸”的心愿卡。(右一)

困难是历练春天即将来临

在南昌市西湖区著名的一条小吃街珠宝街上有一家炸鸡店。这家店面积不大,店主是三位分别生于80、90、00年代的朋友。其中“80后”王凯因为社会阅历丰富、有从事餐饮行业的经验,是店里的主心骨。2022年6月,这家店刚开张,那时的他们一身干劲,觉得就算虽然开店的时机不那么好,但是只要努力就有希望。但他们还是对疫情的影响估计不足,有段时间的人流量让他们心情很是黯淡,他们也参与了江南都市报2022年5月《洪城里》周刊推出的“帮帮小店”活动。

今年1月10日上午,尽管不是在节假日,珠宝街的人流依然不少,有些老字号门店的门口甚至排起了长队。王凯正在店里提前把今天要卖的炸鸡炸一下,他的手机不时有新的外卖订单提醒。

1月10日上午,王凯给顾客打包炸鸡。

“大部分人都想要经营一家属于自己的店,我也有这个梦想。”王凯以前在一家餐饮公司工作,因此开一家自己的餐饮店成为他人生最大的愿望。2022年他在筹备这件事时,通过朋友的介绍认识了“90后”小庄和“00后”小夏,关于创业的很多想法三人不谋而合,三人对餐饮店的类型、选址、运行模式等都进行了一番讨论后,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在珠宝街开一家炸鸡店。

“从筹备开店到现在,每件事情都印象深刻,但每件事情其实又很普通。”王凯记得,在开店前,他们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来宣传,到处叫卖、发传单、试吃,每天忙到晚上12时才能回家。尽管如此,创业的激情还是让大家第二天照样精神饱满地来上班。

“对于我们这种新开的店来说,最忌讳的就是店面关关开开。”据王凯回忆,刚开店的时候,其实市场反响不错,来买的顾客很多,最高峰的时候一天的营业额可以达到四五千块钱,而且大部分顾客的评价都说炸鸡味道很好、很独特。就在生意有点起色的时候,他们遇上了疫情,不得不暂停营业几天。

再次营业之后,又遇到了下暴雨涨水关了几天。“当时珠宝街那边的水都涨到膝盖了,但为了不让店里的设备被泡坏,我们得赶到店里处理。”在这之后疫情的反复又让他们的营业时间总是断断续续。

“那时候我们经常想,为什么做一件事这么难。”对于这三位第一次创业的人来说,不失落是不可能的。

“好在我不是一个人,我们三个是一起面对的。我觉得越是在看不到希望的时候,越要坚持”在王凯看来,开店确实有风险,但这些困难都是一种历练。这正是开这家店到现在给他最大的收获。

从2022年年底开始,珠宝街的人流越来越多了,店里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他能感觉到,春天即将来临。“今年,我希望我们这个店面越做越好,同时还能开两家新的门店,让更多人吃到我们做的炸鸡。”对于未来,王凯信心满满。

我相信我们终将彻底走出疫情

2022年4月,上海的疫情形势严峻,江西派出了上千人的医疗队伍驰援上海。其中一支医疗队,带队的正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副院长金国强,他们在上海待了54天,去过方舱,管理过重症病房。在上海的54天里,令他感触最深的,是从车上下来的那刻他看到的这个国际大都市按下暂停键后的景象,而令他动容的则是即将回南昌的那几天,上海人民对于江西医护人员的感激与喜爱。

2022年4月4日凌晨,金国强和江西医疗队到达上海后,开会安排工作。

“那次驰援行动,江西一共去了1021人,其中我的团队共有168人,108人来自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人来自江西省人民医院。”金国强清楚地记得,2022年4月3日下午,队伍从江西出发,当天晚上11时左右抵达上海。

金国强下火车的第一感觉是震撼,“上海这么一个偌大的喧嚣繁华国际化大都市,就好像进入某种寂静,睡着了一样……”

次日凌晨,金国强和他的团队在酒店办好入住后,就立刻投入准备明天的工作。“大家负责哪些区域,主要需要做哪些工作,那天我们培训到了凌晨四五点。”早上6时,他们从床上爬起来,到达安排好的岗位上,马不停蹄地开展工作。

“在上海的时候,大家都是从早忙到晚,有时饭都来不及吃几口,看到那么多病人送过来,真的是既感到压力,又觉得心痛。”后来金国强团队的20多名医护人员进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接管了1500名病人。一个月后1400多名患者出院,他们又转到了上海老年医学中心,管理三个重症病房。这次驰援上海,金国强的团队总共接手了5200多名病人。

对于金国强来说,身体上的疲惫尚能克服,精神上的压力却无法忽视。在他们入住的酒店里,除了医务人员还有上海市民,如何保证医务人员不被感染是压在他心中的一块石头。“有时候我一天只睡得着两三个小时,只要一想到酒店可能出现的感染问题、人员的调配问题,我就会惊醒,然后再也睡不着了。”

“除了给酒店消毒,做好通风,我还告诫团队里每一名成员,要把任何一个角度都当作感染性很强的地方,这样他们才会从自身提高防护意识。”令金国强万分欣喜和心安的是,他带领的队伍直到回到南昌,没有一位被感染。

“上海人民真的是热情。”即将返回南昌的时候,许多病人都和他们告别并表达感谢,还有病人专门制作了一个视频给他们,表达对医疗队的感激,这些都让他觉得暖心。

“新的一年,随着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越来越科学清晰、医疗技术水平的成熟与提高,新冠病毒对于大家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小。我相信,我们终将彻底走出疫情。”金国强的语气坚定。

值班编辑:周章云

值班审核:金路遥

值班编委:傅爱华

更多看点:

江西文体明星大拜年句句都是家乡情

春节假期江西天气预报出炉



关键词: 实习老师 新型冠状病毒 中兴和园

精彩推送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