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3月领罚单300张合计被罚1.78亿元 江西省内银行被罚460万

  • 来源:财经网
  • 时间:2022-04-13 11:29:54

银保监会对于银行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进一步加大。3月,银保监全系统合计开出罚单300张,总处罚金额达1.78亿元,分别较2月份环比增长52%、176%。

农商行作为主要监管对象,领取罚单数量超过当月总罚单的三分之一。另外,湖北、甘肃、黑龙江三地的省联社均收到罚单,农村金融机构受罚趋势明显。

由于上月银保监会就监管标准化数据(EAST)数据质量领域违法违规开出21张百万罚单,12家股份行均受罚,3月股份行累计处罚金额达6961万元,跃居各银行类型之首。

近年来,银保监会日益重视银行业自身的数据治理能力,同时也不断规范其向监管机构报送的监管数据。业内人士指出,大规模处罚主要是为了敦促相关银行数据质量尽快达到监管要求,反映了监管对大数据监管的重视和期望不断提升。

300张罚单合计罚款1.78亿元三家省联社遭罚

严监管之下,银行业行政处罚迎来了一个“小高峰”。据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2022年3月(以处罚公布日期为准),银保监全系统针对银行业合计开出罚单300张,总处罚金额达1.78亿元,处罚机构138家次,处罚人员202人次,分别较2月份环比增长52%、176%。

就罚单分布地区来看,3月,内蒙古辖内银行共领下33张罚单,是领取罚单最多的省份,8家银行机构及24名责任人员合计被罚款546.6万元。其次是,江西省内银行领下罚单31张,合计被罚460万元;安徽省内银行领下罚单28张,合计被罚564万元。

内蒙古辖内银行中,仅巴彦淖尔河套农商行就在一月之内领下11张罚单,处罚对象均指向该行瞒报案件信息、对关联方的贷款条件优于对非关联方同类贷款条件、流动资金违规流向房地产及违规发放贷款的责任人,11名责任人均被警告,并处罚金累计达85万元。

从所领取的罚单数量来看,农商行以机构众多的“优势”再度“夺冠”,3月合计领下106张罚单,超过当月罚单总数的三分之一,成为监管处罚的重点对象,其次是国有行领下罚单56张、城商行领下46张、股份行领下38张、村镇银行22张、农信社16张。

值得一提的是,农信社的罚单中有3张来自省联社。3月,湖北省联社、甘肃省联社及黑龙江省联社相继领下罚单,而此前2021年全年仅有1家省联社受到银保监会处罚。3月3日,湖北省联社因理事取得任职资格核准前实际履职、案件问责处理偏轻偏软,被处以罚款70万元;3月4日,甘肃省联社因不按照规定提供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且逾期未完全整改到位,被罚款30万元;3月11日,黑龙江省联社因未经核准变更法人机构住所被罚款50万元。

另外,领取罚单数量最多的银行是中国农业银行,3月共领下罚单25张,9家总、分支行及20名责任人员一同被罚,合计处罚金额达900万元。其次是广东海丰农村商业银行,两日之内领下12张罚单,该行因贷款业务及内部控制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30万元,10名责任人同时被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从处罚金额来看,由于12家股份行均因EAST数据质量违法违规领下百万罚单,股份行3月累计被处罚金额高达6961万元,居各银行类型之首。其次是,国有行合计被罚3739.9万元、农商行被罚2376.5万元、城商行被罚1395万元、村镇银行被罚734万元、农信社被罚461万元。

3月单张处罚金额最高的罚单也同样来自股份行。3月19日,民生银行太原分行因未经总行授权开展兜底承诺业务、未按照会计原则进行财务核算、公章使用登记簿记载不真实等六项违法违规事实被罚款1710万元,7名相关责任人一同被罚——罗平被取消3年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刘洋、杨柳被禁止3年从事银行业工作;郑毅、赵根牛、袁志虹分别被警告。

据财经网金融梳理,3月银保监会合计下发了40张百万级罚单及1张千万级罚单,除了国有行、股份行为大额罚单的“常客”,分别包揽13张、8张百万罚单之外,包括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农合行在内的农村金融机构也合计领下了11张百万罚单。

其中处罚金额最高的一张罚单来自农村合作银行——3月1日,广西桂林漓江农村合作银行因股东入股资金来源不符合监管要求;股东、股权管理不规范;未进行关联交易审批和报告;贷款三查不严,放松风险管理或授信条件,贷款资金被挪用等八项违法违规,被罚款390万元,是年内农合行领下的最大金额罚单。

不容忽视的是,银行机构领罚的同时,银保监会也加大对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罚问责。据财经网金融梳理,3月有202人因对银行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而受到处罚,其中147人被给予警告;61人被处以罚款,41被罚禁止进入相关行业;6人被取消董监高任职资格。禁止进入相关行业中,更是有27人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终身,较2月份的14人翻了将近一倍。

剑指EAST数据质量违法违规数据治理要求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银保监会日益重视银行业自身的数据治理能力,尤其是向监管机构报送的监管数据,屡屡受到规范的同时,也成为银行强化内控合规管理建设的重要举措。

3月25日,银保监会一次性下发21张百万罚单,剑指监管标准化数据(EAST)数据质量领域违法违规问题,对3家政策性银行、6家国有大型银行、12股份制银行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处罚金额合计8760万元,占3月银行业总罚金近50%,惩处力度较大。

就涉及的违法违规事实来看,主要集中在相关业务数据漏报、数据错报,以及与其他上报数据交叉核验存在偏差三个方面。其中,国有六大行及光大银行、中信银行8家银行均被指出“2018年行政处罚问题依然存在”。

财经网金融梳理发现,2020年5月,银保监会曾首次对监管标准化数据(EAST)系统数据质量及数据报送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集中处罚,上述8家银行一同领下罚单,合计被罚1970万元,主要违规事由是相关数据的漏报、错报的行为。

公开资料显示,EAST(Examination&AnalysisSystemTechnology)是银监会于2008年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检查分析系统,主要是为了提高监管部门检查效率,适应大数据发展趋势的需要,并在银监会监管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场检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5年,原银监会发布《中国银监会现场检查暂行办法》,其中就曾强调各级监管部门要持续完善检查分析系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检查分析,实施现场检查,提高现场检查的质效。

2018年4月,银监会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的通知,进一步深入推进银监会检查分析系统(EAST)应用,增强系统性、区域性风险识别监测能力,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数据治理,运用数据持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和公司治理水平。

“监管标准化数据(EAST)系统,简单说就是按照监管要求设立的数据检查和分析系统,主要为提高监管现场检查工作效率、提高问题针对性、工作有效性服务的系统。”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指出,这个系统内容主要包括银行在日常活动中涉及的公共信息、内部会计记账信息、银行对公对私客户的各类信息,而且也在根据监管重点不断地更新和细化,运用了大数据以及AI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检查,可以促进监管目标的达成和强化银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不过,这一切都有赖于银行对底层数据的即使有效输入,不然会影响实际效果。监管对大行运行的稳定性极为重视,大规模处罚就是为了敦促相关银行数据质量尽快达到监管要求,反映了监管对大数据监管的重视和期望不断提升。”他补充称。

银保监会同样指出,监管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是银行机构内控合规的内在要求,更是贯彻落实政策部署和监管要求的具体体现。银行机构要切实承担数据质量的主体责任,对照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的相关要求,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强化数据质量管控,持续提高数据报送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面对监管数据报送趋向严格的要求,廖鹤凯建议:“银行领导要有充分的重视,从基层开始数字化转型做长期的规划、安排和培训,并定期核查。这是一个系统化、长期化的过程,报送信息质量取决于银行系统化配合和基层执行的考核。”

财经网金融梳理发现,在金融监管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下,银行机构面对不断提高的数据治理要求,持续加大金融科技资源投入,以提升数据治理能力。

从已披露年报的A股上市银行来看,截至2021年末,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信息科技投入均超过200亿元,分别投入259.87亿元、235.76亿元、205.32亿元。另外,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信息科技投入占营收比重超过4%,招商银行信息科技投入132.91亿元,同比增长11.58%,是营业收入的4.37%;交通银行金融科技投入87.50亿元,同比增长23.60%,为营业收入的4.03%。

来源:财经网

值班编辑:严佳成

值班审核:金路遥

值班编委:朱晓晖



关键词: 银行机构 现场检查 检查分析

精彩推送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