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3亿人的失眠有官宣治疗方案了!河南成立治失眠中医联盟

  •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 时间:2021-11-25 15:09:55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倩

“我睡不着。”这四个字,是困扰3亿国人的大事。伴随失眠引起的睡眠障碍,作为一种“社会病”,已成为现代社会人的“城市综合症”。

日前,经省卫生健康委批复,27家医疗机构成为河南省中医治疗睡眠障碍协同创新中心分中心(第一批)新成员,在中医治疗领域组团发力,围绕睡眠障碍形成规范化的中医诊疗技术,推动中医创新来帮助更多人解决入睡难题。

病小事大:失眠问诊有三分之一是年轻人

“失眠病小事大,虽然它症状不大,实际上却是各种身体疾病的信号。社会压力增大,这些年睡眠障碍朝着年轻化的趋势发展。”是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河南省中医治疗睡眠障碍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范军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门诊上,有睡眠障碍的患者中年轻人约占30%,三分之一前来问诊失眠的都是年轻人。

据《2021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与此同时,拥有深度睡眠的人数比例不到1/3。

失眠与什么有关?有数据统计,按照影响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工作压力、环境因素、其他包含娱乐后精神亢奋饮食问题、学习压力与感情问题。

有着几十年的中医治疗睡眠障碍临床经验,范军铭打了一个有趣的比喻:失眠就像身体里有个睡眠的“开关”,大脑控制着“开关”机制,由于先天性遗传因素不同,“开关”零部件质量本身就有差异。

“就算零件再好,不按说明书正确操作也容易损坏,就像常年打游戏和重度‘熬夜党’,作息紊乱也会造成失眠,这是一个道理。”范军铭说。

褪黑素or酸枣仁?早期失眠的三个“不一定”

“失眠一定要吃药吗?一定要去医院吗?一定要做各种检查吗?这些都不一定,当然是针对偶发性失眠人群自我排查时可以参考。”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副主任董永书说。

对于普通人群的短暂偶发性失眠,董永书建议,可以暂时先观察导致失眠的原因,采取一些睡眠卫生方面的常识措施,比如改变环境、转移注意力、睡前泡脚或喝牛奶等,先进行自我调节。

“有的急性失眠患者需要心理暗示,专家对他讲些斩钉截铁的话,证明他没有生病,这其实也是一种心理治疗。”董永书说,总而言之,偶发性失眠如果拖得时间久就会变成慢性失眠。判断区分的标准是:每周不只1天失眠、每次入睡时间都超过1小时,且连续数周都如此,那时就需要去就医。

“尤其是年轻人流行吃褪黑素,这能起到短期效果,但一般到半年以后大部分人就会产生耐药性,这时褪黑素就失去治疗效果。”范军铭补充。

类似的还有食疗上的酸枣仁汤,在古代没有安眠药,古人就用酸枣仁来调理失眠收效甚好。有歌道:“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药丸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风如睡梦香甜”。

酸枣仁汤来源于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的经方,但它只能治疗部分人群失眠,这部分人群的失眠与血气和心气不足有关,“如果不对症就不会起到效果,而且酸枣仁价格偏高,是一种比较贵的中药。”

治疗难点:共病率高,失眠往往与焦虑抑郁相伴

失眠只是冰山一角。

“失眠严重不一定难治,轻度失眠不一定就好治,成因在于它背后合并多种复杂因素的精神心理疾病。”范军铭说,失眠与焦虑、抑郁等多种心理疾病相伴相生,不及时诊治容易诱发更严重的躯体和心理疾病。

西医医院把睡眠障碍放在精神心理科治疗,在中医医院是在神志科治疗。长期坐门诊,董永书观察发现:“来医院的失眠患者,大多都伴随焦虑抑郁等其他精神类疾病,病情严重到自我不可控的患者才会去医院。”

临床研究显示,过去8年失眠患病率已由10%—20%攀升到38%,且慢性失眠者同时出现焦虑、抑郁概率约80%,其中抑郁症患者出现失眠症状概率高达90%。

共病率高,这也是治疗的难点。“病因复杂、越往前走越难治。”董永书坦言,即便刚开始治疗时效果非常好,到后来就需要攻坚。

真正导致失眠的元凶,往往在治疗后期出现。它与心理、情绪、精神等有关,甚至是人的心瘾和执念。

更难的是如何在治疗结果与理想预期上保持一个线性水平方向,董永书拿出纸笔,画出一个坐标轴,理想与现实总是在某个阶段后,开始以30度角向两边分岔,“失眠的病人就算治得再好,也只能无限接近但并不能触及完全正常,所以医生考虑的是病人的获益付出比。”

大数据“立规”:失眠不再“你画我猜”

在临床诊疗上,研究失眠伴随焦虑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已是关注研究的热点话题。传统治疗睡眠障碍的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中医特色治疗等。

中医治疗上,汤剂、针灸、艾灸等都称为绿色治疗。所谓绿色治疗标准,是指副作用少、无成瘾性,不用牺牲身体的另一部分正常机能,治疗的经济成本也比较低,范军铭和他的医疗团队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治疗成本与疗效的关系上选择最优解。

据了解,今年7月,在省卫生健康委和省中医药研究院党委的重视支持下,河南省中医治疗睡眠障碍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在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成立,包括国医大师张磊教授等在内的10余位中医专家和业界专家共同会商,在中医治疗睡眠障碍方案形成专家共识,并将常见症状的诊疗方案标准化推广到基层。

省党代会报告中说,让基层群众看病多一些便利、少一些负担。基层医生治疗水平有限、去省里挂专家号成本太高,怎么把好的治疗经验和治疗方案在基层得到推广,也是以范军铭为代表的中医人的切实期盼。

目前,协同创新中心依托于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的中医大数据应用平台正在测试,只要登录该系统,基层医生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系统后台大数据进行计算会按照倾向排序,推荐出不同专家的诊断方案,包括中医汤药、针灸推拿、穴位注射、临床用药等不同治疗方案。

这个方案是专家委员会的中医专家凭借多年临床经验的诊疗方案,相当于代表河南中医诊疗睡眠障碍的最高水平。董永书展望,“不管是黄河南还是黄河北,是主任医师还是医师,是省城专科还是乡镇卫生院,只要医师能客观地判断病症,再根据诊断经验,就可以通过系统推荐进行加减调和自主开药。”

中医药守正创新:路在何方?

“古老的中医辩证技术与现代大数据结合,或可作为现代中医传承创新的一个突破点。”范军铭说,以中医睡眠障碍协同创新中心为例,或许可以提供一个研究慢性病、单病种的中医创新尝试,以主流因素的失眠患者诊疗方案为基础,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标准化诊疗方案。

在大数据技术下,云计算也为中医诊疗的推广传承拓宽路径。在过去,中医药传承靠的是师傅带徒弟,手把手教,一位大师一辈子学徒不过几十个,一个诊室最多也只能带六七个学生;而现在,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诊断方案能够通过大数据平台得到标准化推广,基层卫生院的医生能拿去学习拿去就用,那中医传承创新将受益更多患者。

而数据又作为一种反馈机制,不断完善更新着临床方案,创建一种中医临床研究示范模式,哪些疗效好、哪些疗效不好,病情的疗效进展在大数据后台进行计算,形成一套单病种的大数据库。这既是珍贵的河南中医治疗失眠的大数据库,又是一套研究中国人的体质与失眠影响因素的资料分析库。

中医专家毫无保留传授经验,基层医生放心大胆坐诊开药,有了标准化的诊疗规范,通过“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把更先进的中医诊疗技术和专家资源向基层倾斜,让更多群众减少看病成本。

省卫生健康委中医处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通过制定各种学术标准、发布专家共识、专家智能诊疗系统、疑难病远程会诊、线下转诊等手段,发挥中医辨证分型、一人一案治疗睡眠障碍的特色优势,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利用专家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和线上远程会诊系统,用创新的中医技术更好服务患者。”

关键词: 河南 困扰 治疗方案

精彩推送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