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之际探民生

  •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 时间:2021-11-07 09:09:59

编者按:

11月7日,立冬。

天气转冷,寒冬将至。群众能否温暖过冬?煤电供应、市场货物是否充足?小麦播种,农资跟得上吗?灾区重建进展怎样?……民生冷暖,牵动人心。为了解老百姓真实生活情况,河南日报特推出“立冬之际探民生”一组报道,分派几路记者深入田间地头、工厂企业和群众家中,就关系群众衣食住行的民生问题进行实地探访。


灾后过冬,村民生活有保证吗?暖暖的“新家”,稳稳的幸福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晨  蒋晓芳

“今天家里蒸馒头,晌午都在这儿吃饭啊!”11月5日,见记者进门,正在做饭的刘振兰连忙起身掸了掸衣服上的面粉,热情地招呼着。

这是今年汛情发生后,记者第三次来到浚县小河镇袁庄村村民刘振兰家。与此前两次见面时的满脸愁容相比,这次的她脸上堆满了笑意。“房子都整修好了!重新铺了地砖、粉刷了墙,都是拣最好的材料用,够俺老两口住了。”刘振兰边说边引着记者走向堂屋,参观她整修过的“新房”。

“整修房子政府有补贴,核算下来我们自己没花啥钱。”看着整洁一新的房子,她说。

此次汛情共造成袁庄村501座民房受到不同程度损坏,经第三方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鉴定,其中B级房屋95座、C级房屋292座、D级房屋114座。

“我们邀请第三方公司对B级和C级房屋均制定了科学的修复方案,目前已全部修缮竣工,完全具备入住条件。”袁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治国告诉记者,当下他们正抓紧对D级房屋进行重建,确保12月底前全部完工,让受灾群众早日入住新家。

与刘振兰家一个胡同之隔的刘瑞勤家,是李克强总理视察袁庄村时到访的第二户人家。走进刘瑞勤家,可见整洁的小院、崭新的家具,堂屋内新安装的隔断墙上整齐地贴着10余张孙子的荣誉证书,洪水留下的痕迹已全然不见。

“家里新买的空调也都安装好了,温暖过冬完全没问题!”刘瑞勤高兴地告诉记者,儿媳妇最近刚生过孩子,由于家里刚装修好,还有些气味儿,就在县城租房暂住。现在,他尽可能地把一切都提前归置好,等待儿媳妇和孙子早日入住。

刘治国介绍,在修缮、重建受损房屋的同时,他们也正在对袁庄村人居环境进行整体改造提升,房屋立体美化、街道硬化绿化亮化工程以及游园、公厕、水景观、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将一应俱全。他相信,有党和政府作坚强后盾,有全体党员干部群众的团结奋进,李克强总理所期望的“重建更好的家园”和“过上比灾前更好的日子”一定能够在袁庄村实现。


天气变冷,看病拿药方便吗?看病不出门,服务送到家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晓敏

11月5日一早,晨光穿透薄雾,洒在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的土地上。

还不到7点,42岁的村医丁俊涛就打开了村卫生室的门。村卫生室要跟着村里人的作息走,需要几点开就几点开。

大黄村是闻名全国的魔术之乡。这个拥有2068人的村子,60%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或做生意,留在家里的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在这里工作,村医便有了更多的责任。

丁俊涛翻看着一个小册子,上面记录的是全村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名单:186名高血压患者、68名糖尿病患者、14名精神病患者、2名慢阻肺患者、1名肺结核患者。这些患者中,谁经济困难、谁病情严重、谁出门不便,丁俊涛都记得清清楚楚。

上午10点,趁着卫生室没人来看病的间隙,丁俊涛提着健康一体机,装了几盒高血压药,去几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看了看。

第一站是丁琴家。64岁的丁琴先后两次突发脑卒中,落下了后遗症。

“这血压还是有点高啊,药坚持吃了吗?”量完血压,丁俊涛反复给老人交代注意事项,拿出两盒药交到丁琴的老伴马松记手中。

“只要有事,一个电话就过来了,不管是白是黑,也不管几点钟。自己家亲人也就这样了。”马松记感慨。

随后,丁俊涛又赶到了61岁的牛变家。“又叫你跑一趟!”看见丁俊涛进门,正在堂屋沙发上坐着的牛变想起身,被丁俊涛按了下去。

“这都是应该的。你走路不方便,我跑一趟不费事儿。”边说话,丁俊涛边为牛变量血压。

“阿姨,现在住村里看病方便吗?”记者问。

“咋不方便,我经常连门都不用出,他就把药送过来了,还经常来量量血压、测测血糖。”牛变说。

在河南,像大黄村这样的村子有近5万个,生活在这些村子的老年人和孩子是政府最牵挂的对象。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南省60岁及以上人口约1796.4万人。4年前,在我省各地铺开的家庭医生服务制度,给这些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看病提供了方便。截至目前,我省已有1.6万名家庭医生行走在乡村、社区的街道间。


菜价上涨,你的菜篮子还好吗?米面供应足,果蔬有保障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静

11月6日中午,郑州丹尼斯物资储备冷库的理货员韩师傅刚刚在外吃过午饭,便急急忙忙赶回单位。此时又来了一车大米,他得和工友们赶紧卸货入库。

10月下旬以来,韩师傅格外忙碌。“公司要储备充足的过冬生活物资,米面粮油、调料饮料、卫生纸等生活用品源源不断运来。这个1万平方米的大冷库快装不下了。”韩师傅一边忙着手头的活,一边跟记者说。

一旁,来盘货的丹尼斯大卖场事业部总经理张丽笑了起来:“装满了咱就放心了,一个冬天丹尼斯全省72家大卖场、500多家便利店就能保证全部正常运营,现在每天光出库的生鲜食物就有600多吨。”

在郑州市大学路永辉超市工作的理货员小李同样很忙。“这个季节就是理货员最忙的时候。货品流动快,我们得加快补货频率,货架绝不会空着。”小李说。

在生鲜区,小李帮经常来买菜的王大妈挑了一捆菠菜,“河北的菠菜已经成熟了,跟前段时间吃的南方菠菜比,货多,运费也便宜,价格实惠,您尝尝。”

王大妈问小李:“马上入冬了,又有疫情,这米面粮油价钱不会往上涨吧?”

“我们超市米面库存能够供应30天不断档,生鲜产品够5天的,并且与全国各产区和厂家都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粮食和蔬菜都跟得上,您放心吧。”小李答道。

“菜篮子”拎得稳,群众才好安心过冬。省商务厅提前着手,于本月初启动了生活必需品异常日报告制度,并督促各大型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电商平台等加大物资保障力度。

各个渠道均在积极响应。

作为我省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的库存总量保证在30万吨以上,日交易量在3万吨左右。

电商平台方面,淘菜菜加大各类民生物资往河南的调配入库量,目前已存储200吨粮油米面,果蔬日均出货量超40万斤。京东方面则发起“暖冬行动”,为消费者购买生活必需品提供便利。

“我省建立起的800多个应急供应点都在正常运转,能够在疫情等突发情况下提供民生基本保障,大家放心。”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小麦播种,农资跟得上吗?资金+技术,田间麦播忙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谢建晓  杨之甜 通讯员 席瑞娜

11月5日一大早,滑县小铺乡西环路西侧的农田里,几台旋耕机穿梭,轰鸣声此起彼伏,一派繁忙景象。承包这片土地的种粮大户王付强在一旁认真地检修机器,并不时与农机手交流。

“今年我承包的1000亩土地全部在滞洪区,受前段汛情影响,这两天才开始耕作,现在正忙着旋耕和施肥,这两天就准备播种。”王付强说。

“农资能跟得上吗?”记者问。“能。”王付强指着地面上一些洁白圆润的小颗粒给记者看,“这是俺刚施的肥,马上就可以播种,这1000亩土地,旋耕、施肥、播种,十来天就可以完成了。”

王付强说,虽然今年麦播比往年晚,但是农资供应不是问题,“县里给提供的农药化肥,我自己又联系了郑州一家种子公司。”

“土地受了灾,还能按时播种吗?你准备咋应对?”想到9月底这里还是一片“汪洋”,记者不免有些担心。“没问题,可以分地块精准耕作!”王付强解释,“地势高的,旋耕后就可以播种;地势低、前期积水多的,旋耕后晾晒两天再播种。”

“另外,要根据地块位置合理耕种,能种小麦的就种小麦,不能种小麦的就种洋葱和其他作物。”他指着远处的一块农田说。

此外,县农业部门派了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测土配方,精准施肥。“县里还提供了资金补助和贷款,让我们安全度大灾。”王付强对明年的收成信心满满。

“三秋”生产以来,滑县压实政治责任,全面动员部署,成立“三秋”服务指导组,组织开展麦播技术培训,供应化肥9.5万吨,物资供应充足;指导农民选用早熟品种,以种补晚;提高整地质量、以好补晚;适当增加播量,以密补晚;科学施足底肥,以肥补晚;通过保秋收助麦播,全力以赴保证粮食种植面积。

目前,全县共有耕地201万亩,已完成上级下达全县的181.2万亩小麦生产目标,完成率100%,其余耕地的耕作播种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采暖季来,临煤电供应充足吗?燃煤储备早,确保“火力旺”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逯彦萃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马鹏宇

11月5日,一列运煤火车从瓦日铁路驶入濮阳豫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铁路专用线直接进厂,又通过无缝对接管带机将3900吨燃煤顺利送至煤棚,为发电、供暖丰富了“余粮”。

入冬了,电力够不够、供暖火力旺不旺?这是每个家庭都关心的事。作为承担着濮阳市1600万平方米供电、供暖、供工业蒸汽任务的濮阳豫能公司早已做好了准备。

“我们有铁路专用线,燃煤运输确保风雨无阻。”濮阳豫能公司总经理茹启明说,公司已储煤9.8万吨,即使遇到极端恶劣天气,运输暂时中断,也能保障11天用量,“公司正在全力采购煤炭备过冬,到11月15日正式送暖那天,我们的储煤量要达到17万吨。”

今年以来,国内煤价上涨,一度让人有几分担心。为了能让全省人民温暖过冬,省委省政府早早开始运筹帷幄,打出了一套有效的“组合拳”。

首先,组织省内保供热电企业与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煤源地签署用煤长期协议。省发展改革委运行局局长赵新民告诉记者,当前,省内保供热电企业全部实现了通过订单“锁定”煤原料,并压实了存煤责任,确保电煤有备无患。其次,实行联合办公,解决运输堵点。“锁定煤源,还要运回来。”赵新民说,为此省发展改革委运行局与铁路部门“牵手”,为运煤专列提供“一站式”服务,保障遇到问题精准解决。另外,大力引导金融“活水”为煤电企业纾困。目前已经组织全省煤电、煤炭企业申报了一批有信贷融资需求、信用良好、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煤电、煤炭和储煤基地项目,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缓解供暖链、供电链资金紧张局面。

10月中下旬以来,全省保供热电企业纷纷派出“突击队”,奔赴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驻矿监装,保障企业“口粮”不断。截至11月2日,全省统调电厂存煤608.2万吨,提前完成了11月15日前存煤600万吨的目标任务,可确保今冬供暖火力旺盛、电力平稳。


关键词: 立冬 民生

精彩推送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