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一泓碧水永续北送 六省市检察机关组建“朋友圈”

  •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 时间:2021-10-22 23:16:21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晓荷 通讯员 汪宇堂 刘潮杰

一望无垠的丹江口水库,似一颗明珠镶嵌在伏牛山南麓。秋日渠首层林尽染,一泓清渠宛如玉带,穿过山峦蜿蜒北去。

10月22日,京津冀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六省(市)检察官相聚淅川,携手同行。近年来,我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强化与沿线检察机关协作,以实际办案成效为南水北调“生命线”提供着坚实的司法守护,确保一泓碧水永续北送。

聚焦“三个安全”,立足检察职能守护一片碧水

2019年,在南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店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汇水区,曾有一些养殖场将养殖粪污未经处理排入沟渠,对水质安全带来影响。

南阳市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得知消息随即展开调查,随着一封检察建议的发送,新店乡禁养区内养殖场全部迁出,异地发展生态农业,既守住了绿水青山,也守住了金山银山。

在辉县,以“河长+检察长”工作机制为依托,给南水北调工程安全带来隐患的违法耕种土地被永久关闭;在修武,检察院与相关部门协同,促使地方政府投入近200万专场整治资金,部分河段沿途村民向截流沟直排生活污水影响供水安全的问题得以解决……

要“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我省检察机关牢记总书记嘱托,聚焦“三个安全”,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去年以来,检察机关还持续在工程河南段全部沿线部署开展专项监督活动,件件回头看,形成威慑效应。各地也结合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

2019年以来,我省共发出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保护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28件,发出检察建议100件,督促七万余吨固体废物被清理,近两万平方米违法建筑被拆除……检察蓝牢牢守护着生命线。

注重机制创新,构建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大格局

今年3月,淅川县检察院发现三省毗邻地区,有数家黄彩砂加工厂,厂房、原料、电力及污染地等分属不同省份。在我省检察机关的推动下,豫鄂陕三省检察机关举行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座谈会,决定分别立案、共享信息、共享证据,查实情况后联合整改,联合验收。目前,这些加工厂正在积极整改中。

确保一泓清水北送是系统工程,仅靠一家之力、零打碎敲难以完成,必须统筹“一张网”,下好“一盘棋”。

检察公益诉讼协作工作已有良好基础。此前,在省检察院指导下,南阳市检察院在中线工程水源区鄂豫陕三省毗邻区,倡议并推动建立“三省五县生态检察联席会议机制”;焦作市检察院与市河长办、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信息共享、联席会议、警示教育等制度,行政监管和检察监督携起手来。

一片“检察蓝”,共谱护水情。随着“生态保护检察共同体”的形成,这一汪碧水更加畅快地奔涌向前。


相关新闻:

六省市建“朋友圈”开展公益诉讼常态化协作

10月22日,我省与北京、天津、河北、湖北、陕西六省市检察机关在淅川渠首签署《服务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协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立足检察职能,常态化开展省际跨区划协作,进一步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司法保护。

一库碧水贯通着历史与未来,流淌着深情与希望。“南水北调工程跨省跨市,涉及供水、防洪等多个部门,生态治理需要解决信息交流不畅、异地取证困难、办案尺度不统一等问题。”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广军说,在已有监督协作经验的基础上,省检察院主动与中线工程沿线五省市检察院沟通,开展实地调研、集中研讨等工作,起草并共同通过了《意见》,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盘棋”局面形成。

《意见》共16条,从工作原则、主要任务、工作机制、保障措施四个方面作出规定,强调坚持生态优先、系统治理,法治思维、精准监督,协同联动,合力保护。

根据中线工程水源区、输水区、受水区的不同特点,《意见》确定各自检察监督的侧重领域,同时强调共同发力,推动共性问题解决,以提升生态安全、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等方面司法保障能力。

根据工作实际和办案需要,《意见》提出六个协作机制:如案件线索移送机制、调查取证协作机制、重大跨区划生态环境资源等案件会商和联合办理机制等。在线索移交上,明确省级以下检察机关发现有关跨省案件线索的,应当层报省级检察院,由省级检察院进一步处理,一方面便于省级院加强督导指导,同时,有利于排除地方干扰,督促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六省市还将相互派员交流,参与办案、咨询、座谈,实现专家人才的资源共享,促进办案能力提升。

关键词: 守护 一泓 碧水 永续

精彩推送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