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为群众干些事 晚上睡觉特踏实
-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 时间:2021-09-23 11:02:23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韩春光 通讯员 马晓冲
9月22日,在固始县徐集乡花集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像往常一样,跟着保洁车辆逐组清运垃圾,忙得不亦乐乎。
他叫丁昌友,今年75岁,是一名52年党龄的老党员。从28岁起,他在村组干部岗位上干了41年。退休后,子女多次接他去城市,都被他婉言推辞。
他退而不休,在村里义务做起矛盾纠纷调解员、脱贫攻坚信息员、疫情防控宣传员、人居环境管理员,用件件平凡小事赢得干群的信赖和尊重。
辞去公社水利临干,回村任生产队长
丁昌友13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正在读小学的他,抹着泪回生产队当了放牛郎,每天早出晚归,为家里挣工分。1968年4月参军,由于他忠诚老实、吃苦耐劳,入伍第二年就入了党。从此他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入党申请书是怎么写的,面对党旗宣誓是怎么说的。”
1972年退役后,丁昌友被安排到公社水管站任水利临时专干。当时,这可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因为只要干上几年,就能转为吃商品粮的国家工作人员。
两年后,花集村党支部提出,希望丁昌友回村担任双圩生产队队长。丁昌友毫不犹疑地答应了。“我是一名党员,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就这样,正是人生黄金时间的丁昌友回村了。
扎根村组,工作专挑难的做
为提高粮食产量,他在生产队养牛,动员群众积农家肥,引进珍珠矮、南京一号等水稻品种,工作干得风生水起,双圩村民组成为全公社的红旗村民组。
1989年9月,丁昌友被群众推选为村委会副主任。落实村干部包组责任制时,他挑了两个情况较复杂的村民组。他说:“共产党员干工作,不能拈轻怕重。”
丁昌友当村干部时,40岁出头,当时他这个年龄的人,大部分都到城市挣大钱了。一连几个春节,都有在外创业有成的亲友劝他出去发展,他却说:“到外面挣钱是好事儿,村里的工作也得有人做!”任村干部的数十年里,他任劳任怨,年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或先进工作者,每次换届选举他都以满票当选。
退而不休尽义务,老伴来当贤内助
2015年,丁昌友退休,但他退休不退责、退休不褪色,始终保持为民意识和奉献精神。他说:“党员要有党员的样子,为人民服务不论在职不在职。”
住家村民组组长年轻,丁昌友就协助他工作;平时谁家有个小矛盾,他会立马上门调解;村里脱贫攻坚人手不够,他主动当起信息员;村里需要人居环境管理员,他一马当先,把20多名保洁员安排得妥妥当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丁昌友又当起了疫情防控宣传员。天气好时,他开着自家的电动三轮车巡回宣传;天阴路滑时,他只能步行,全村20个村民组走一遍足足20公里,但他从没叫一声苦、喊一声累。
村里每月给老丁500元务工补贴,除去因工作产生的手机费、充电费,所剩无几。丁昌友说:“我干工作,压根就没图过钱,就是想为老百姓多办点事儿!”
丁昌友的老伴李庭芳,一直默默支持着丈夫的工作。丁昌友当生产队长时,家里缺粮,李庭芳就到亲戚家借,她不吭;年轻时,别人都到外面挣钱,丁昌友守着生产队和村里不挪窝,她没怨;这些年,丁昌友不顾年岁已高,仍尽心尽力为村里忙活,她理解。她说:“老丁一刻也不忘自己是党员。”
丁昌友患有慢性病。这几年来,儿子、儿媳多次回来,要接他去浙江义乌享福。丁昌友却说:“我想呆在村里。为啥?每天我能为群众干些事,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晚上睡觉我感到特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