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情绪恶循环?该如何应对?

  • 来源:中国妇女报
  • 时间:2020-02-10 09:35:15

如果你的心被恐慌、焦虑、无助的情绪侵染,亲密关系的支持和滋养既能疏导负面情绪,也能通过积极的情绪提高我们的免疫力,增加抗击疾病的能力。

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带来的“心理问题”,你关注到了吗?在这短短十几天里,我们每个人都承受了很大压力,每天关注疫情消息,恐慌、焦虑、无助的情绪渐渐侵染你的心,有些人还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人们会产生哪些不良反应?该如何应对?

第一种:疑病心理

疫情消息的快速传播,让我们更加恐慌:有些人会反复对照专家说的症状,觉得自己可能也患病了,于是开始频繁地测量体温,打个喷嚏都怀疑自己也被感染了,不顾及现实情况一定要去医院检查等等。这些都是因为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状态而产生的疑病心理。

产生疑病心理之后,你会变得更加焦虑,身体也会随之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如呼吸急促、头晕胸闷等等,然后导致你更加焦虑,也更加疑病。

支招:

首先把注意力转移开,不要总是感受自己的身体是否不适,体温测量一天一次就可以了,其他时候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此外,可以试试呼吸放松法,简单说一下操作步骤,先慢慢深呼吸,感觉腹部慢慢鼓起来,然后屏住呼吸,最后再慢慢吐气,持续几次就可以让你的情绪平稳下来。

第二种:替代性创伤

这个概念最初是指专业心理治疗师因为长期接触患者受到咨访关系的互动影响,也出现了类似病症的现象,在后期,也指普通人因体验到大量负面情境而导致的心理创伤。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对他人产生了过多的同情和共情。

如果你频繁刷新关注肺炎疫情的相关信息,可能也会出现这样的心理状态,痛苦而无助,愤慨又无奈。

支招:

当你察觉到自己已经无法负荷更多负面信息时,你应该放下手机,主动隔离相关信息,让自己的情绪平稳下来。

这个时候你不必过分要求自己,能尽一份力就尽一份力,最重要的是好好保护好自己,这也是一份力量。

第三种:同情疲劳

它指的是经历过太多感同身受的同情后产生的淡漠情绪。

你回顾一下自己的心理变化,现在再看到疫情相关的信息后,是不是觉得有点烦躁,不想参与转发或讨论,对其他人说的事情也不像之前那样愤慨或感动。

你觉得自己好像很冷漠无情,其实并不是,这是因为你在短时间内高强度的接触到了太多的不幸讯息,心理上承受不住了,于是产生了这样一种“心理隔离”的自我保护机制。

它的启动是在告诉你:你的心很累了,它需要休息一下。

支招:

你可以做做其他的能让你感觉到平静或快乐的事情,也可以跟家人分享你的感受,及时抒发负面压力。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远程的方式,加强和家人、亲朋好友的联系,对身边的人给予积极主动的关心和帮助,亲密关系的支持和滋养既能疏导负面情绪,也能通过积极的情绪提高我们的免疫力,增加抗击疾病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这个非常时期,作为普通人,我们首先要照顾好自己,这样才能做更多有益的事。(张萌)

关键词: 情绪恶循环 如何应对

精彩推送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