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车载终端为何经常性掉线?部委发声“纠偏”车载定位系统

  •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 时间:2021-05-08 09:07:46

近期,北斗定位系统时常掉线、车载终端抽样合格率低等事件引发业界及社会热议。在日前举行的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表示,交通运输部正开展规范道路货运领域的行政执法、保障货车司机合法权益等相关工作。

♦此“北斗”非彼“北斗”

所谓的北斗定位系统,就是一部用来记录车辆行驶速度和时间的记录仪。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北斗定位系统并不是北斗卫星导航,虽然车载终端上通常会印有“北斗”字样,但实际上这套系统只是依托于北斗卫星导航开发出来的产品,而且在地面通信传输方面,更是与北斗卫星导航没有任何关系。北斗车载终端更像是一个“黑匣子”,目的是监测车辆的实时位置、速度等信息,为了方便相关部门监查和管理。

通常情况下,车辆在启动之后,“黑匣子”会根据系统的设置开始运转,且必须插卡保持在线,当货车速度超过规定速度,或者连续行驶超过4小时,该设备就会发出警报,提醒司机注意行驶安全,同时将数据记录下来。而执法人员则可以查看打印历史数据,并以此作为处罚依据。

根据《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总质量12吨以上的载货车须安装汽车行驶记录仪,以防止疲劳驾驶、车辆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保障车辆行驶安全。未安装合规行驶记录仪的货车,则不予通过年审。

“安装北斗车载终端的目的是致力于建立完善的全国安全管理平台,以及更有效地服务和管理货车,引导货运市场良性发展。”卡车司机黄伟告诉记者,为了车辆行驶安全,相关部门要求安装北斗终端,卡车司机是可以理解的。不过,高昂的设备加装费、维保费、服务费以及培训费用,给卡车司机带来不小的负担。

“根据相关要求,生产商在车辆出厂时,一般会前装北斗车载终端,但在车辆上牌时,部分地区会要求卡车司机重新安装一套新的终端设备,产品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山东卡车司机李师傅表达了内心的困惑,“明明在购买新车时,被告知标配的系统可以使用,怎么到上牌时,就有另一种说法了?”

近年来,强制要求卡车安装各类定位系统的案例比比皆是,这其中尤以危化品运输车情况突出,有的车辆甚至安装有3~4套系统(车辆出厂自带、地方交通局要求安装、车管所要求安装、物流公司强制加装)。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在执行环节,地方运管部门往往会将国家鼓励措施视为强制措施,并以不安装就无法通过车辆年检为由,要求卡车司机高价购买设备。另外,由于部分地区交通局和车管所分别负责行驶记录仪和GPS的安装,也会造成一辆车重复安装设备的局面。

“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卡车会前装北斗定位系统,而且很多车型本身就具备定位和实时监控的功能,如果地方交管部门还是不分车型、不分配置,‘一刀切’强制安装监控系统,这样的做法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一位重卡企业内部人士表示。

♦产品抽样合格率仅为70.4%

采访中,不少卡车司机吐槽,花费如此高昂的加装费用,北斗车载终端却并不好用,时而出现定位不准、掉线,以及车辆明明是停车状态,记录仪上却显示在行驶等情况。

“其实,卡车司机早就对北斗终端设备存在的系统更新、掉线等问题有所不满。”来自河南的卡车司机韩勇指出,一般情况下,司机很难判断终端设备是否掉线,而且由于终端设备并没有报警功能,卡车司机只能依靠车队公司提醒,或是通过查看监控软件发现问题。

那么,北斗车载终端为何会经常性掉线?

对此,有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一是由于设备出现故障或自身老化。比如定位天线松脱、受损,设备模块损坏引发设备掉线;二是当经过隧道等信号不好的地方,或者是受到信号干扰,终端设备会暂时性掉线;三是设备所属SIM卡欠费,同样会导致北斗车载系统无法传送数据。

“此外,随着货主对运输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有些司机为了多拉快跑,可能会通过人为破坏、屏蔽信号,来摆脱‘黑匣子’的管控和束缚。”黄伟说道。

可见,造成北斗车载终端掉线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抛开这些原因,北斗车载终端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2020年,交通运输部门曾针对北斗终端设备进行过抽查,在8个省市,抽取了27家企业生产的30个批次的产品,最终确定合格样品19个,不合格样品8个,主要不合格指标为定位功能、盲区补报功能、休眠功能、CAN总线数据上传、路线偏离提醒等方面,抽样合格率仅为70.4%。而且与往年相比,北斗终端产品质量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2014~2018年,北斗终端的抽查合格率分别为82%、86%、80.6%、94.1%和97.6%)。

“近年来,随着北斗定位系统逐步商用,以及国家政策的硬性规定,加之国内载货车市场的爆发性增长,使得北斗车载终端市场变得有利可图,吸引了不少新‘面孔’涌入。”某北斗车载终端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因政策推动而形成的北斗车载终端市场发展十分迅速,但同时也陷入了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设备以次充好的情况时有发生。供应商和服务商利润率不断被压缩,自然也就没有资源和动力投入到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上。

“北斗终端产品的技术含量并不高,主要由其中的芯片决定,许多贴牌生产的中小厂商为了控制成本,会选用价格便宜的芯片,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产品的合格率,造成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进而频繁出现掉线的情况。”上述负责人进一步指出。

♦不该有的背后利益链

除北斗终端产品质量有待改进外,运营平台收取服务费以及管理费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也亟需大力规范整治。据刘畅介绍,现在进入车载终端行业需要各种资质证明,全部办齐要几十万元。为了节省成本,一些公司利用挂靠的方式,以分公司的名义销售产品。正是因为存在很多不正规的公司,才出现乱收费、服务不到位、产品不合格的情况。在刘畅看来,想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国家出台相关标准外,还应加强相关生产企业的监管,提高准入门槛,这样才能确保北斗车载终端产品稳定、可靠。

“如今,除厂家和运营平台逐利,一些地方的管理部门也在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敛财。他们将加装北斗车载终端与验车‘捆绑’在一起,胁迫卡车司机高价购买某一厂家的设备,其背后存在灰色的利益输送。”某商用车行业专家告诉记者。

在卡车司机刘显青看来,运输从业者只有拿起法律武器,才能维护自身的权益,这种方式或许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如果遇到不合理的处罚,执法人员通常会出具罚单明细,卡车司机可以在60日内申请复议,来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他补充说。

值得注意的是,货运行业近期曝出的多个过度执法事件,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近日,在交通运输部召开的会议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强调,要规范行政执法,严禁粗暴执法、以罚代管,针对近期货运领域行政执法出现的问题,要全面提高执法水平,严格执行执法程序,维护从业者的合法权益。

“此次国家层面发声,对于广大卡车司机而言,是一大利好消息。”刘畅说道,货运行业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健全的法律体系,还需要卡车司机懂法、用法,这样才能维护自身的权益,而不仅仅是依靠目前的上级督查和媒体曝光这样单薄的力量。(李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