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 消费市场稳定恢复

  • 来源:中国商报
  • 时间:2021-12-23 15:13:19

全面促进消费,务实推进消费导向的经济转型与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任务。今年以来,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消费市场稳定恢复。其中,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实现快速增长,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任务取得显著成效。

县乡消费提质升级

扩大农村消费,推动县乡消费提质扩容,不仅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也是解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环节。

我国乡镇和村两级消费市场占我国消费市场总体的38%,具有巨大消费潜力。今年前11个月,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46316亿元,同比增长13.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3239亿元,增长13.3%。同时,全国消费帮扶工作全面提档升级,脱贫地区产品和服务提质增效。全国各部门、各地区累计直接采购和帮助销售脱贫地区产品超过4500亿元。

各项政策举措也把挖掘下沉市场潜力作为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的重要方向。今年6月,商务部等17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近日,商务部等15部门印发了《县域商业建设指南》,多措并举改善县域消费环境,推动县乡消费提质扩容。此外,快消品牌、家电汽车、餐饮旅游等诸多行业企业也都在加速下沉的步伐。

专家表示,随着政策落地显效,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优质供给日益增加、居民消费不断升级,一定能持续激活乡村市场活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现高质量起步。自今年7月19日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以来,五大城市快速推进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多措并举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其中,北京17家传统商场完成升级改造,全市基本便民商业网点已超9万个;截至11月末,上海已迎来了1011家首店;重庆前11个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46.63亿元,名义增长20.3%;广州夜间消费活力持续迸发,25-35岁的年轻人群体成为夜经济主力军,占比高达42.32%;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启用为天津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上述种种变化,展现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喜人势头。

此外,五大城市各具特色的实施方案,为我国更多城市消费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宝贵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如北京提出重点实施消费新地标打造、消费品牌矩阵培育、数字消费创新引领等“十大专项行动”;上海从构建融合全球消费资源聚集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标志性商圈等七方面提出28项任务;广州作为千年商都,推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十大行动计划”和“尚品”“提质”“强能”“美誉”四大工程。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使其成为扩大引领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载体和新引擎,是我国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说。

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未来,政策红利有望不断释放。12月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12月20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强调,2022年要着力提振工业经济,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扩大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消费。

“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跨境电商消费市场和移动支付市场。预计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达到55万亿元至60万亿元。未来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保持9.5%左右的年均增速。”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

中国银联原董事长葛华勇表示,下阶段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仍是稳增长的关键,面向大众、年轻一代、城镇和农村地区的个性化、多样化的细分市场消费需求将更加旺盛,旅游、文娱、医疗、教育等发展型服务消费将步入更宽广的发展空间,要以消费导向的经济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 李远方)

关键词: 扩内需促消费 政策发力 消费市场 稳定恢复

精彩推送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