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医护人员的24小时:定格“逆行”瞬间

  • 来源:四川新闻网
  • 时间:2022-12-27 15:45:45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12月27日讯(记者 胡旭阳 摄影报道)面对疫情防控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四川各级医院始终坚持将患者生命救治放在首位,扎实做好医疗救治和资源准备工作,坚决守住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线。面对感染人数的增加给诊疗带来巨大的压力,医护们一直坚守在第一线。在一个个口罩后面,都是最平凡的人,他们为人父母、伴侣或儿女,面对艰难,逆行而上,这就是默默付出的缩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走进医院,看看他们的一天。

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急诊科分诊处


(资料图)

时间:上午9点30分

地点: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

人物:急诊科住院总陈小玲

关键词:团结

“看一下患者的血压,氧饱和度。”陈小玲与旁边的医护人员说道。话毕,她转头下意识地抬起了手臂,轻咳两声。

陈小玲介绍,目前华西天府医院急诊就诊量爆满,达到平时的两倍,大家都在连轴转超负荷工作。在急诊普通诊室门口,一排长长的队伍有序在等待,诊室内医生 " 马不停蹄 ",听诊、问询、写医嘱、交代注意事项,一项不马虎。

陈小玲聊到,病人太多,最近常常不能按时吃饭,有时忙得连喝水都忘了,对于轻微症状,只要还能坚持,就一直在岗。“这段时间都是24小时连轴转,医院也协调了多个科室支援。不过能看见病人的病痛有所缓解,这就是最欣慰的事情。”

对于这段时间的坚持,陈小玲说,不只是我在努力,每个科室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守住更多群众的健康。“要说这段时间让人欣慰的,就是大家会把自己家里的好吃的带到科室,大家分享,医院也提供了物资保障,再坚持一段时间,应该就可以胜利。”

被记者问道这段时间忙过了有什么计划,陈小玲回复,“好想吃一顿妈妈做的饭。”

西部战区总医院急诊科忙着对患者就诊(医院提供)

时间:中午12点30分

地点:西部战区总医院急诊科

人物:急诊医学科护理教学组长曾美

关键词:独当一面

12点30分,曾美正来回穿梭于每个急诊观察区,这个时间对于普通人是正在吃自己的午餐,但急诊科是正忙的时候,常有患者怕医护人员要下班感到焦急。“我们是,24小时的。”曾美顿了一下,努力说出了下半句话。曾美是西部战区总医院首批“中招”的护士,但用几粒退烧药,连续三天坚守在岗位。

随着第一波疫情高峰的来临,急诊科接诊量翻倍增长,危重患者日抢救量超100例。医护人员都经历着巨大的考验,大家都相继“中招”,需要在岗的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保洁病倒了,护士们就自己干;护工病倒了,护士们就自己来;同事病倒了,护士们就拉长工作时间;家人都病倒了,擦拭眼角,返回岗位。曾美说,科室里每天怕的,就是听到又病倒了几名护士,但欣慰的是每到这个时候,总有人主动顶了上来,别的科室也在支援。

在一个个口罩后面,都是最平凡的人,他们为人父母或妻儿,面对艰难,逆行而上,这就是默默付出的的缩影,曾美说,团结在一起,守护住更多的家庭。

医生倚靠在休息间小憩(受访者提供)

时间:下午4点

地点:高新区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人物:主治医师李勇

关键词:在办公室睡了7天

“不管是不是新冠,我都会全力帮助你们。”李勇不厌其烦为社区居民讲解,“来我们这里就诊的老年市民较多,需要有耐心。”随着传播峰值的不断攀升,12月中旬日接诊人数已经超过了 180 人,全科医生团队都有一个信念,自己迟一天感染,就能在这个岗位多坚持一天,多一份力量,能让更多患者减轻病痛。

或许是被感染,也或许是劳累所致,尽管李勇做好了防护,但还是出现了发热、头晕、畏寒的症状。“其实不只是我,那段时间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症状,但是都在坚持,互相补位支援。我们多付出一些,患者才能少一些等待,能给患者安心就多一分。”李勇说,怕自己家人也被感染,也是怕回去了就被家人拦住,李勇选择在办公室坚持了7天,“希望忙过之后好好陪陪他们。”

德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

时间:下午6点

地点:德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人物:副主任医师何顶秀

关键词:孩子吃了半个月外卖

下午6点,本该交班何顶秀不放心,来回在病区核实每一个病人的情况。“我们坐在这里都觉得累,我看你已经来回10多次了。”市民王磊把自己坐的凳子递给何顶秀。何顶秀摆了摆手,“你们能够早日出院,是我们医护人员最大的幸福。”问诊、查体,确保患者能够在特殊时期得到正常的诊疗和救治,何顶秀再做一次才能安心。

近来,德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急诊量比日常增加了近3倍。“我们还承担了德阳市的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整个科室一直在超负荷运转。”何顶秀告诉记者,急诊是抢救生命的第一道防线,疫情初期我们就预判形势,在打好硬仗前尽量做好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面对患者人数攀升、医护不断减员的情况,上班时间一天变两天,每个人都减少了休息时间,大家团结一致,全院所有科室能够开放的床位都开放了,大家都在支援我们。”

何顶秀聊到,科室百分之九十的的医护人员都是“阳过”。一般来说,他们症状减轻就会很快返岗。科室的一个“宝娟”为了能够与患者沟通,还自费购买了“小蜜蜂”。

忙过了这段时间,何顶秀有两件事想做,从业务上与大家进行探讨,加强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另外就是带孩子看看大海,“两个孩子已经吃了半个月的外卖了。”

将军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受到居民的肯定(受访者提供)

时间:晚上8点

地点:成都天府新区将军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人物: 副主任医师李强

关键词:线上问诊

晚上8点,李强正在翻看着自己的手机,一个一个回复居民的提问。李强是一名社区的全科医生,自新冠疫情开始以来,李强积极投入到社区各项防控工作中,不论是白天还是深夜,不是在工作岗位上,就是在微信群回答居民的健康咨询。李强介绍,自12月8日以来,整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接诊处理发热病人680余人次,接受居民线上健康咨询2500余人次,医生们都建立了微信群,尽量回复每一条咨询,“最近可能是腱鞘炎,有时候拿东西都拿不稳。”

李强说,“社区医生也是随时待命,对于不便出门的老年病患,我们也尽量上门服务。”日前,社区一位84岁居民,新冠阳性七天,一直咳嗽、气紧,中心另一位医生周涛,获悉情况已是下午六点,在电话了解病情后,带上出诊箱,前往观音湾社区居民的家中。

医生方家洁倚靠在手术室外 (医院提供)

时间:凌晨4点

地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人物:医生方家洁

关键词:瘫坐在手术室外

“今天凌晨科室急诊手术,为了患儿安全,方家洁医生在刚刚退烧的情况下坚持协助手术,手术结束后,他体力不支,瘫坐在手术室外。”小儿外科护师蒲娟说,这段时间小儿外科医护带病上岗,人力资源非常紧缺。儿童是重点人群,科室都在高强度地工作,互相补位即使有医护人员感染了,回去休息一两天后,也会返岗。

“多久回去休息?”记者疑问。“大家都还在岗坚持,我就不回去了吧。”蒲娟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关键词: 医护人员

精彩推送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