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速讯:【聚焦海科会】在四川工作是种什么体验?答案就在高端外国专家们的金句里
- 来源:四川新闻网
- 时间:2022-12-11 22:41:52
四川省高端外国专家座谈会
【资料图】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12月11日讯(记者 陈淋 摄影报道)
“在我看来,最具影响力的是对人才的培养。我们可应用以下两种培养方式:将我们的人才派至外籍专家实验室和邀请外籍专家来到中国高校校园。”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天府友谊奖”获得者,四川大学教授朴哲范(Chul B.Park)
“支持和发展人才是实现繁荣、社会福祉和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最佳投资。成都是一个让我们梦想成真的地方。”
——新西兰皇家学会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巴赫·库萨诺夫(Bakh M.Khoussainov)
“中国科学技术政策的发展,始终与国家的发展目标相一致,以清洁能源促进绿色发展,通过发展大数据、新能源、航天技术等尖端科学技术,找到科技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之间的平衡点。”
——中国政府友谊奖、“天府友谊奖”获得者,成都大学教授关国兴(Kiatkachatharn Chaphiporn)
“通过中国政府史无前例的大力保护,加之国际社会的帮助,大熊猫种群数量逐步回升,大熊猫也不再身处濒危物种名录之列。能够参与其中尽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来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我倍感欣慰,希望能够继续发光发热。”
——“天府友谊奖”获得者,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员,詹姆斯·阿亚拉(James Edward Ayala)
“外籍专家融入天府之国,为四川的发展带来科学前瞻和技术活力,这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既是价值发挥的空间,也是成就自我的平台。”
——“天府友谊奖”获得者,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周恕弘(Chew Soo Hong)
12月10日,作为第二十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的重要活动,四川省高端外国专家座谈会召开。24位外国专家代表受邀参会,对我省科技创新、智力引进和中外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为谱写治蜀兴川新篇章集聚更大合力。
座谈会上,上述5位外国专家分别交流发言,情真意切,饱含对四川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情厚谊。自2011年在四川大学担任高端外籍教授以来,朴哲范已与四川结缘11载。在此期间,他不仅成为四川大学战略理事会理事,还与四川大学的王琪教授、李光宪教授一同成立了四川大学—多伦多国际聚合物发泡研究中心,并得到学校种子资金支持。而后又在四川省和北京市的资金支持下,他们合作发表了众多文章。朴哲范坚信,与外籍专家建立联系对紧跟高科技发展趋势和促进全球化是极大利好。他提出建议,科研将比教学更重要,学校应提供一些英文授课的课程。大学校园应该全球化,科研基础设施应建设得让外国人也同样能方便使用。同时,还应建立人工智能、材料、能源、医疗等具有战略重要性的目标领域,应全力支持国内学者同外籍专家的合作,应支持培养的人才同外籍专家的长期沟通。
巴赫·库萨诺夫在电子科技大学工作已有一年半时间。在他心里,其工作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世界一流。“仅用一年时间,我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翻了一番,学生人数从10人增加到50人。”他自豪地说,“我们现在是中国西部在理论计算机科学领域最好的实验室,我们正在被中国和世界上顶尖的理论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所认可。”他认为,中国在计算机科学的许多应用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人工智能、多媒体、机器学习、区块链设计、应用安全和数据库管理等。“如果我们要保持这样的领先,就要解决很多瓶颈问题,而这样的一些问题只能通过基础研究的进展和发现来解决。”令他感到高兴的是,电子科技大学领导层正在支持基础研究。“我相信这将会带来突破。“
关国兴在四川工作已有16年。他说这是他人生中值得骄傲的16年。期间,他一直致力于促进中泰两国在科学技术和教育方面的合作与交流。2019年,他曾推动成都理工大学和泰国清迈大学开拓中泰两国地质研究的合作。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其中断。关国兴期待着,“疫情之后,我将推动双方继续在地质学方面的学术合作。”
詹姆斯·阿亚拉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一名快乐的熊猫“奶爸”。他总说,在这里更多是实现梦想的过程。在座谈会上,他分享着与中国同事合作取得的成绩:和搭档携手合作,彻底地改变了熊猫基地的环境和它们的行为训练设施,提升了动物的福利水平;同时还改善了动物的医疗环境,并协助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圈养种群,实现了圈养种群的自我维持,为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设立了标准;与动物保护研究部的同事们一起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关于野生动物的流行病学、营养学和行为学科的研究论文,显著提高了四川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水平。詹姆斯·阿亚拉说,“我最大的成就感来源于与动物之间建立起的纽带。这种关系难以言状,但要获得大熊猫的信任,消除它们的恐惧心理,并且针对开展行为训练,让它们能够主动配合兽医进行身体体检。这是我工作当中最有意思的内容,也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宝贵人生经历。”
在西南财经大学工作的周恕弘,深有感触地说道,四川省浓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社会发展前景给外国专家入川工作生活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和挑战。为此,他建议:制定并推行针对外籍科研人才的引进配套政策,加强对外籍人士民生问题的政策支持力度。同时构建外籍专家可以参与的产、官、学交流的合作平台和机制,可以更好整合外籍专家的学术、社会资源。
据悉,为了让外国专家在巴蜀大地放心投资、安心创业、安逸生活,四川将围绕“来得了”不断拓宽引才渠道,围绕“用得好”不断完善政策机制,围绕“留得住”持续营造良好环境,不断完善新时期外专工作的体制机制,呼应新要求,推出新举措,力争让外国专家们在川工作生活舒心、安心、开心。
关键词: 外国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