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头条:【70·成渝铁路】一家三代的坚守:传承铁路精神
- 来源:四川新闻网
- 时间:2022-07-02 05:49:51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7月1日讯(记者 乔永祯)1952年7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正式通车。当火车呼啸而过,沿线民众欢欣鼓舞,奔走相告。这条仅用两年时间,克服重重困难,举全国之力支援建成的铁路,成为中国铁路史上一个创举。
70年时光荏苒,成渝铁路,见证了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的奇迹,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铁路人的使命与担当,传承着的铁路精神。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钟克明一家三代
一位铁道老兵的坚守
“1952年成渝铁路通车时,我才10岁。”钟克明笑着说,儿孙如今都在成渝线上工作。
钟克明,作为一个老铁路人,在他40年的铁路工作生涯中,成渝铁路无疑是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段记忆。他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左右,依托周边重型机械工厂,车站每月货物装车达三四百车,最高的时候有八九百车。
80岁的钟克明24年前从简阳站货运岗位退休,在他看来简阳站的货来客往仿佛还在昨日。他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依托周边重型机械工厂,车站每月货物装车达三四百车,卸车也有近两百车。
从1964年起,四川空气分离设备制造厂、四川空气压缩机厂、四川拖拉机总厂等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选址简阳,依托成渝铁路,服务国家工业建设。其中,空分厂和空压厂在川内机械行业十分有名,在上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更是相当辉煌。
“空分厂他们有自己的火车司机,每天把货物从厂里拉到成渝铁路上来。”钟克明回忆,“他们生产的一台机器有几吨重,全靠铁路运送到上海、广东、浙江等地。”
除了机械、煤炭,还有棉花、甘蔗、玉米等从天府沃土里长出的农作物也需要运往全国。“那时候车站有零担、集装箱和整车货物装卸,实行三班倒,随到随卸,每天忙得不得了。”回忆起曾经的忙碌场景,钟克明记忆犹新。
一位铁路骨干的接力
如今,钟克明的儿子钟富现任简阳站运转主任。从小在铁路旁长大的钟富,对家门口这条铁路感情尤为深刻。钟富告诉记者,简阳站最繁忙的时候,每天有十多趟客车来往乐至、安岳、仁寿等周边地区,群众背着花生、红苕、橘子、桃子等农产品来此乘车前往外地。钟富回忆,“赶上春节、清明等节假日,人多到‘闷罐车’都要派上用场。”
2019年起,简阳站不再办理客运业务。近年来,随着成渝城际铁路简阳南站和天府国际机场的修建,简阳也从成渝重要站点向成都“新枢纽”转变。站内货运业务仍旧忙碌,铁道线旁几台挖掘机不停卸载着集装箱内的砂石。每月有近两千车砂石从贵阳、遵义等地运来,用于天府机场配套设施建设。
虽然没了客流,但是货流却是在一直增长。”钟富说,随着天府国际机场的开工建设,包括飞机航油等货物都依靠成渝铁路进行运输。“上世纪90年代每月货物卸车也就三四百车,而现在一天就卸150车。”钟富说,现在简阳站又恢复了原来繁忙的景象,只不过这次的主角是货物。
成渝铁路简阳站
一位铁路青年的征程
“准00后”的钟明禹,作为“铁三代”,他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一个成渝线上的铁路人。
“我的童年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和成渝铁路有关的。”钟明禹告诉记者,他在成渝铁路旁出生、在简阳站附近长大、就读于铁路学校。成渝铁路上发生的大小事,成了钟明禹家里的主要话题。
但钟明禹来到铁路一线工作,除了有爷爷和父亲对他的耳濡目染之外,更多的是他自身的选择。“我对机械的东西很感兴趣,从小就喜欢火车。”
现在,钟明禹是一名内燃机车副司机。作为简阳站调车机车的一员,他依旧奋斗在父亲和爷爷曾经工作的地方。近年来,成渝铁路上的货运列车日渐增多,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中欧班列的重要途经线路,钟明禹所在的车队在成渝线上的工作就更加繁忙。
“我想踏踏实实干好现在的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慢慢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锻炼去努力成为一名成渝高铁的司机。”钟明禹说,对他而言,铁路就是一本记载了厚重历史和传奇故事的书。在他眼中,爷爷和父亲都是伟大的铁路人,他想要慢慢跟上他们的脚步,成功地拿过“接力棒”。(图源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车务段)
关键词: 成渝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