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日记】“熊猫新村”的新生与蜕变

  • 来源:四川新闻网
  • 时间:2022-04-29 21:24:10

熊猫新村

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界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雅安4月29日讯(记者 杨德慧 摄影报道)4月28日,驶出宝兴县城,一条长10多公里,宽7米的旅游公路从省道210线延伸至邓池沟景区,一扇刻有“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发现地——邓池沟”字样的拱门进入视野,往里再走几步,便到了此次蹲点点位:熊猫新村。

蔚蓝天空、苍翠远山掩映下的熊猫新村,每帧画面都有着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小桥流水如公园、红花绿树相映衬,景观亭台、步游小道,鱼儿在层层叠水中翻滚戏水、老人和小孩在庭院内漫步游玩,宁静而又惬意。1号-42号独栋别墅相连成片,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绘于墙面,秀丽山水与熊猫文化自然融入家园。

2016年以前,这里还是连庄稼都不能生长的水洼地,随着“4·20”灾后重建和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启动,42户168名村民搬进新家,踏上全新的发展征程。

访客中心

新生

废墟上建“美丽乡村”

“美丽新村拔地起,柏油马路通家园。获新生,笑开颜。”这是“熊猫新村”入口处感恩墙上的一段话。

“4·20”芦山强烈地震后,在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支持下,宝兴县人民政府启动“重建+旅游+扶贫”美丽乡村项目建设。2016年,一百多位老乡告别祖祖辈辈的“土墙瓦房”,走下大山,从和平村和青坪村汇聚到这片83.3亩的新社区。

“3人以内住90㎡,4人住120㎡,5人以上就住150㎡,几百块钱一平米,钱不够政府还给贴息贷款。”说着,住37号房的李志英邀请记者去参观她的小家,五室一厅的家里有沙发、液晶电视、厨房整洁、阳台敞亮,楼下的小花园还种满了观赏性植物和应季蔬菜瓜果。

“刚搬下来的时候心里特别慌,不种地吃什么?”李志英呆不住,便回原来的村子种庄稼,可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太久了,不是长久之计。此后,根据灾后重建将熊猫文化、地域特色、民俗文化等相融,着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型旅游乡村规划,李志英和新村居民们将自家的三层楼进行统一的规划经营,一楼自家人住,二楼三楼酒店式装修对外营业。

5户、10户、20户......目前,42户中就有35户在经营农家乐,新家园变成了一个集大熊猫文化宣教、旅游观光、村民安居为一体的民宿度假村。邓池沟村党总支书记乔显红介绍,“充分发挥邓池沟作为世界第一只大熊猫科学发现地、世界第一只大熊猫科学模式标本产地的独有优势,将新村定位为发展生态旅游,可以最大化利用房屋资源,将当地的旅游与居民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

邓池沟景区入口处

蜕变

共建共享“熊猫新村”

“熊猫产业进新村,农旅融合开新篇。山河美,业兴村。”这是“熊猫新村”入口处感恩墙上的另一段话。

“熊猫新村的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灾后重建,更得益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的建设契机。”2017年,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后,邓池沟原住居民大部分位于核心区,按照“人退猫进”的原则,村民们主动退出核心区。目前,全县类似“熊猫新村”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移民小区共有51个,安置村民万余人。

村民下了山,为大熊猫腾家园。同时,限制负面清单产业进入公园范围,传统的放牧、开垦、商业性采伐等被淘汰,转而扶持公园社区群众发展旅游、林下种植、碳汇、文创等绿色产业。

今年55岁的谢银全是一名生态管护员,平日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日常巡山、护林防火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重点区域调查及协助开展生态监测等。“我从一个只会种地的农民变成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心里特别高兴,而且每个月只上15天班,工资就有两千多块,剩下的半个月还要在村里打些零工,完全可以负担照顾老母亲和供养小女儿上学的费用。”谢银全感叹,现在的生活太好了,住的舒服,挣的多,入口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为大家提供了很多的就近务工机会。

谢银全生活的转变,得益于宝兴在全省率先开展的野生动物致害保补偿试点,在“伐木工”变“护林员”、“生产者”变“保护者”的基础上,再添“受害者”变“受益者”,实现了原住居民共建共享机制的完美闭环。乔显红介绍,新村居民从原“散居独户”到入住社区新村,生产生活方式明显改善,环境绿化美化,绿色产业、旅游业蓬勃发展,2021年,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500元,同比增长6.7%。

在邓池沟村党群服务中心,乔显红正和四川沐云文旅的负责人张俊春洽谈熊猫新村“民宿整村运营”的相关事宜。张俊春此前在雨城区碧峰村等3个村镇已有整村运营的成功案例,此次选择熊猫新村,是看重其农文旅融合的巨大潜力,想将现有农家乐统一打造、统一运营,提质升级为精品民宿村,并配套系列沉浸式手工和文化体验。在两人的对话中,一个自然生态与现代科技服务融合的理想生活创意乡村初具雏形。

关键词:

精彩推送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