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不一Young】德阳|四川德阳“85后”“学霸”返乡创业记:做不拘一格的“新农人”

  • 来源:四川新闻网
  • 时间:2022-04-11 08:52:44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4月10日讯(记者 何佳欣 实习生 李奇臻)进入四月,天气开始逐渐升温。4月10日,在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白马关镇万佛村的田埂上,翠绿的枝叶在风中摇曳,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人行走在土地上,不时抬手检查着植物的生长状况。这个充满书生气的年轻人是捌零后家庭农场的老板之一何骏。

何骏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专业,拥有金融、市场营销双学位学历,毕业时已拿到了8个世界500强企业的offer,还考上了公务员,人生选择丰富多彩。然而,2015年,他选择辞去年薪五十多万的工作,回到家乡创办家庭农场。如今,农场经营土地300余亩,生产的农产品通过互联网畅销全国各地。

何俊在田间收获水果

空中俯瞰捌零后家庭农场

从零开始

“85后”“学霸”选择返乡创业

出生于1986年的何骏,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德阳人。早在大学期间,他就有了创业的理想。

“当时浙江农资集团有一个植物营养水肥一体化项目,我很感兴趣。”为了创业,何骏选择进入公司,从零基础学起,积累农资和农技推广的经验。工作期间,他利用出差的机会,到全国各地学习农业方面的先进经验、技术,还远赴以色列参观学习了先进的植物营养学和土肥学知识。

“在以色列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差距,我认为这是一种机会,把先进的技术带回国内,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在外打拼了几年以后,回乡创业的机会来到了何骏的面前。“当时和我一起玩到大的两个朋友刚好也有了创业的想法。”三个人一拍即合,回到了家乡德阳市,开启了创业之路。

新思想助力新起点

“打工人”变身“农家子”

2015年,何骏和团队同事在罗江区白马关镇万福村承包了400多亩土地,创办了捌零后家庭农场。“家里人不反对我回乡创业,只是不理解我为何选择农业这个赛道。”民以食为天,何骏坚信,农业是朝阳产业,未来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虽然干起了农业,但何骏毕竟不是农业科班出身。他几乎每天都会弓着腰,在田地里学育种、学防治、除杂草,过着面朝黄土黑地、背向烈日骄阳的“苦日子”。“但我不觉得辛苦,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最重要的是坚持。”

创业初期,何骏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缺少资金。“虽说是朝阳产业,但农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投资周期长,见效慢,不懂技术,不懂农业的人势必会被淘汰。”

经过前期的市场调研,何骏首先在十几亩地里,开始了农业项目的尝试。他充分地将自己大学所学的知识和工作期间积累的经验投入到实践之中。“种植草莓的投资回报期是农业当中最短的,可以作为试水项目。”初次试水大获成功,绿色生态的种植方式让草莓在品质和口感获得了市场的欢迎,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

随后的几年时间中,胭脂脆桃、黑樱桃和晚熟杂柑也相继种植在了捌零后家庭农场之中,“今年我们还嫁接了李子,现在农场已经可以做到一年四季都有水果产出。”

得益于之前的工作经验,何骏不断结合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种植理念与技术。如今,在农场基地里,运用着一种特殊的栽培方式:两株桃树呈V字形种在一起。何骏介绍道:“这是农场改良的双株V字形直立主干分层挂果法栽培,这种技术一方面有利于桃林的通风,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另一方面有利于采摘果实。同时,对比传统种植,我们还把桃树种植间距扩大了好几倍,为将来实行全机械化管育、采摘预留了空间。”

此外,近年来何骏还引进了以色列的农资产品和技术,极大地降低了肥料使用量,节约人工成本,降低肥料浪费,避免了传统肥料超量超规使用所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

农场里的农产品

农业也可以很“潮流”

“新农人”助力乡村振兴

如今在400多亩的土地上,已经种上了胭脂蜜桃、新品种柑橘、黑珍珠樱桃、日本红颜草莓等多种特色水果,配套开设滑草场乡村旅游景点。2021年,该农场共实现产值200万元,利润40余万元。

回忆起创业过程,何骏十分感慨:“当初在租这块地的时候,很多田都是荒的,路都没有。如今,荒地变成了农场,满山遍野都飘满果香。”在捌零后家庭农场的墙上,挂着这样一句话——“做有情怀的农业人,做有态度的农产品。”何骏也用行动履行着这句话。

机会往往是为有心人准备的。在何骏心中,创业的“顺风顺水”绝非偶然。“从事农业,要以科学的精神、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农业其实也可以很‘潮流’。”何骏将自己比作“新农人”,意思是“新时代的职业农人”。“用心做农业产业,接受农业技能培训,获得国家的职业农民认证,就是‘新时代的职业农民’。”

“脱贫攻坚时期我们要主动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更要积极发挥作用。”近年来,何骏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在罗江区广济村、万佛村探索“农业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下乡创业以来,农场通过土地流转、产业园分红、吸纳务工、免费技术培训等方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和实现帮贫扶困。目前,农场创造劳动岗位80余个,累计发放农户劳动报酬近300万元,土地流转费近100万元;入园务工农户人均增收10000元以上。

“参与务工的周边农户,往往年纪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种植技术停留在过去,比较粗放,让他们成为职业农民,其中的关键就是要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何骏介绍道,如今,捌零后家庭农场通过每年4次的免费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周边农户的农技水平,培养出了十几位农业技术“多面手”,为农场的稳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与相关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引进更多科技技术用于农业生产,生产出更多高品质的农产品。”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关键词: 不拘一格

精彩推送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