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成都将新建或改造标准化投放站点超1万个
- 来源:四川新闻网
- 时间:2022-03-01 21:43:27
市民正在操作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3月1日讯(记者 李丹 实习生 王颖 摄影报道)2022年3月1日是《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一周年。条例实施一年来,成都市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成都下一步有哪些重点工作?1日,记者从成都市城管委获悉,下一步,成都市将继续以《条例》实施为主线,以精细化管理为路径,以提标提质推进分类体系建设为主基调,实施投放提标、收运提质、设施提能、示范创建和保障“五大工程”,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全流程分类体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分类工作提质增效,力争在一年内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达38%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75%以上,“十四五”期间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达4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80%以上。
实施提标工程,推进分类投放便民化。一是开展分类投放站点建设改造。全市新建或改造标准化投放站点不少于10000个,标准化投放(站)点占比达80%以上。二是强化分类投放监管责任落实。支持有条件的小区、机关、医院、公园、景区等管理责任人组建分类引导队伍,开展桶边引导和入户宣传,确保小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9%以上、参与率达70%以上。三是畅通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渠道。到2022年底,全市累计建成规范化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2400个。鼓励设置可回收物智能回收设施,建设“碳中和”小屋等,推广移动回收服务,提升市民交售便利性和积极性。
实施提质工程,推进分类收运规范化。一是推广使用电动分类收集车。推广使用分区、箱体式小型电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车和“以桶换桶”厨余垃圾电动收集车辆,原则上每个镇(街道)配置不少于5辆。二是完成分类收运市场化改革。确保全市家庭厨余垃圾分类收运覆盖率达90%以上,厨余垃圾分类率达20%以上。三是探索大件垃圾规范化收运。创新推进大件垃圾市场化收集,力争2022年全市建成大件垃圾集散点不少于261个。四是稳妥推进环卫车新能源化。力争到2022年底,全市新能源环卫车辆保有量达1500台。五是提升有害垃圾收贮安全性。严格执行有害垃圾定期收集和贮存后参照危险废物管理等制度,确保有害垃圾安全、无害化处置率达100%。
实施提能工程,推进分类处置专业化。一是提标改造有害垃圾暂存设施。完成21座有害垃圾暂存设施达标改造,配置防雨、防火、防雷及消防等装置,实现有害垃圾分区、安全贮存和规范稳定运行。二是合理布局垃圾分类转运设施。采用地下建设、配置分类转运功能、实施美化工程,及加装除臭、污水处理设施等方式,加快推进生活垃圾转运站提升改造。三是加快建设厨余垃圾处置设施。有序推进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规划及建设工作,2022年开工建设温江、新津、都江堰等12个厨余(餐厨)垃圾处置项目,设计处置能力2480吨/日。
实施示范工程,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一是深化示范创建。2021年全市创建生活分类示范小区不少于1800个、示范社区不少于150个,各区(市)县打造公园、景区、商务区域、党政机关等不同类型的分类收集示范点不少于2个。二是选树先进典型。评选一批生活垃圾分类先进个人、先进家庭、先进单位,一批引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基层党员干部。三是开展达标验收。全市建成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居民小区累计不少于13000个、达标社区不少于1200个、达标街道不少于100个,达标验收合格率达70%以上。四是争创国家试点。积极向国家标准委员会申报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化试点项目,打造6-7个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化街道或区域。五是深化示范教育。力争2022年全市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不少于23个,定期组织参观讲解、开展互动体验等,创新推进公众参与,提升示范教育工作成效。
实施保障工程,推进分类管理常态化。一是完善配套政策,强化制度保障。推动完善三级监管和两级评估制度,开展厨余垃圾收运处置模式、油脂管理办法、非居民厨余垃圾收费制度等长效机制研究,着力完善生活垃圾分类配套政策。二是严格执法查处,强化法治保障。深化收集端混收问题专项整治,建立行业协作机制,严格查处混投、混收等行为,以及管理责任不落实、分类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三是创新宣传动员,强化舆论保障。强化源头减量,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带动作用,推进幸福生活与美好环境共同缔造。四是推进智慧监管,强化科技保障。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智慧治理平台建设,创新监管方式。五是加大调配力度,强化要素保障。建立持续稳定、分级负责的生活垃圾分类资金投入机制,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项目化运作,市场化、产业化发展。
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我们培养了一批垃圾分类的骨干,未来将以他们为主体深入社区街道和企业,来保证全体市民能够熟练地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