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女性气质化”问题凸显 教育部回应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

  • 来源: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 时间:2021-02-01 15:27:28

近日,教育部给《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的复函引发社会广泛讨论。社交平台上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讨论也十分热烈。

据了解,全国政协常委、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斯泽夫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曾提出社会要关注和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趋势。他发现,现在我国的青少年男孩子有柔弱、自卑、胆怯等现象,追求“小鲜肉”式的“奶油小生”,并将这种现象称为男孩子“女性气质化”。 他认为,如果中国青少年的女性化趋势得不到有效治理,必将危害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

斯泽夫提出,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成因很复杂,可能是独生子女政策下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导致的社会现象,受当下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双重影响,因此建议从这两方面去研究解决。例如大力加强男性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增加男性化的影响;研究解决当前男孩子生活环境中越来越严重的母系化现象;加强引导、树立正确性格观念等。

对此,教育部在复函中提到,将在加强体育教师配备、加强学校体育制度顶层设计、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和加大相关问题的研究等方面进行改变,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

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此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赞同和批评的声音都有。赞同观点认为,现在很多男孩子受影视剧或某些流行文化影响,脂粉味儿浓重,应当予以纠正。而反对者表示,这种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对性别的刻板印象和对多元性格的拒绝,另外,给柔弱、自卑、胆小的性格贴上女性化标签,则有贬低女性的意味。

那么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家长和老师又如何看待上述情况?到底该如何理解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建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不同受访者提供有不同的思路,有家长认为,所谓的防止男孩女性化,就是纠正其性格中柔弱胆小扭捏的成分。“作为男孩的家长,我自己在生活中会注意给孩子灌输‘男子汉不能哭’的观念,以此培养其坚强品格,但如果是女孩,可能就不会要求这样严。”有受访家长表示。

“我不太认同防止男孩女性化的说法,这样就把女性化变成了一种贬义,我赞成培养孩子的阳刚之气,比如我会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自己,做事敢于承担,也比较重视身体素质的培养,让孩子多运动。但这些气质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培养的,并非男孩专属。”另有家长说道。

“有些男孩看起来比较文静,有些男孩比较注重打扮,不能因此就批评他们女性化,这只是人们审美偏好造成的认知差异。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培养的是学生阳光、勇敢、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这个角度来说,要做的不是防止男生女性化,而是在教育过程中注意纠正有些孩子存在的胆小、怯懦的性格表现。”一位受访教育工作者如是说。

关键词: 男性青少年女性化 教育部

精彩推送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