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将新增5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主要利用存量土地建设

  • 来源:金陵晚报
  • 时间:2021-12-28 15:31:56

着力破解城市新市民、青年人“买不起房、租不好房”的难题,新近出台的《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十四五”期间,全省将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50万套(间)以上,其中,南京、苏州作为我省人口净流入最多的两个大城市,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须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30%。

让“新市民、青年人”住有安居

省住建厅副厅长范信芳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0年我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73.44%,大量新市民涌向城市,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住房价格普遍偏高,新市民、青年人的承受能力普遍偏低,“买不起房、租不好房”的问题比较突出。多年来,我省住房保障主要依靠政府投入,重点保障的是城镇户籍低保、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对新市民、青年人保障力度有限。相关调查显示,我省新市民和青年人约70%在市场租房居住。但市场租赁住房结构性供需错配明显,主要表现在:在户型上,大户型房源供大于求,小户型房源供不应求,难以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租住需求;在价格上,高价位房源供大于求,低租金房源供不应求,超出了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承受能力……范信芳表示,保障性租赁住房套型面积小、租金低、租赁期稳定、同时要求职住平衡,其可以让租赁市场结构性供应不足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据悉,整个“十四五”期间,全省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50万套(间)以上,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

《实施意见》明确的新市民、青年人两类群体具体又包括哪些人?省住建厅保障与住房改革处处长唐宏彬解释,新市民主要是指非户籍常住人口,青年人则是新落户的新就业大学生。两类群体申请时不设收入线门槛,主要考量他们在本地是否有房。

主要利用存量土地建设

50万套(间)的房源从何而来?《实施意见》 坚持“谁投资、谁所有”,明确除了政府投资包括国有平台公司以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事业单位、园区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住房租赁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均可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管理,同时政府给予政策支持。

记者看到,《实施意见》 明确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的5种建设方式中,有3种方式是利用存量土地建设,1种方式是利用闲置的商业和工业用房改建,1种方式是适当利用新供应国有建设用地建设。另外,存量土地和存量房屋主要在主城区范围内,或者在新市民、青年人比较多的产业园区内,利用存量土地和存量房屋建设,可以把保障性租赁住房建在有需求的地段,更有利于实现职住平衡。

租金须低于周边市场价格

让更多市场主体加入保障性租赁住房,除了土地支持政策,《实施意见》也明确了税费减免和民用水电气等优惠政策。在税费减免方面,住房租赁企业向个人出租保障性租赁住房,可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增值税由5%减按1.5%缴纳。而凡利用非居住存量土地和非居住存量房屋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并取得认定后,水、电、气价格均按照居民标准执行。

“租金”是租房族们最关心的关键词。《实施意见》明确:应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低多少并未作具体规定。“保障性租赁住房投资运营主体较多,租金标准的确定必须兼顾租户可承担和企业可持续两方面的因素。但市场主体享受了土地、税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后,其租金必须低于市场租金。在这一重要前提下,租金标准将由我省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唐宏彬介绍。

相关新闻

我市今年累计新增租赁住房超12万套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 顾小萍)记者从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获悉,作为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市,今年南京累计新增租赁住房超12万套,其中,市场化租赁住房超8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4万套。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紧扣“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南京全力推动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双试点工作,并充分利用24亿元中央财政支持资金,加快租赁住房新改建、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和体制机制建设等工作。

为扎实推进租赁房源筹集,我市给予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引导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坚持“谁投资、谁所有”,多管齐下,通过租赁、购买、新建、改建等方式多渠道筹集房源。据悉,我市单列租赁住房用地年度供应计划达到92公顷;在六合、溧水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 支持利用企事业单位自有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建设租赁住房;盘活商业办公用房、工业厂房等存量房屋,按规定改建为租赁住房;另外,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个人将闲置房屋委托给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运营管理,提高租赁住房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服务水平。今年累计新增租赁住房超12万套。(顾小萍)

关键词: 江苏 新增50万套 保障性租赁住房 存量土地建设

精彩推送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