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华鲟产卵场科考启动 专家建议科学“保种”
- 来源:楚天都市报
- 时间:2021-11-12 15:39:41
“水温21摄氏度,今天适合探测。”11月9日上午9时许,随着“中渔科505”号科考船出港,2021年长江中华鲟产卵场科考调查在宜昌市渔政码头正式启动。
未来的3个月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等四家科研机构联手,将在江底继续寻找他们心心念念的“黑珍珠”——中华鲟卵。
随着长江大保护战略的推进,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不过,目前仍有不少长江珍稀旗舰物种境况堪忧,中华鲟正是其中代表。自2017年以来,科研机构已连续4年未在长江里监测到中华鲟的自然繁殖。
放声呐只为找“黑珍珠”
宜昌葛洲坝下游江段,是中华鲟核心自然保护区,也是目前已确认的唯一中华鲟自然繁殖产卵场。
中华鲟卵黑色,被形象称为“黑珍珠”。
“中华鲟适宜的产卵水温是21摄氏度至16摄氏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濒危鱼类保护课题组成员杨俊琳说。11月9日8时30分许,杨俊琳和同事将一个声呐鱼探仪放入水中,并把上端固定在船头。如果运行正常,这个鱼探仪将和“中渔科505”号度过整个冬天。
出港后,科考船在江面上沿“之”字形线路曲折航行,当天上午行至葛洲坝下后顺江而下进行探测,全天航程大约25公里。
杨俊琳介绍,本次考察主要江段是葛洲坝下至芦家河浅滩,约80公里。
航行途中,科考船旁不时有大型船舶经过。
杨俊琳说,鱼探仪主要为了探明中华鲟的分布区域和密度,“搞清楚哪个地方有中华鲟,有几条中华鲟,进而为下一步的产卵场调查提供指导。比如在葛洲坝下,9日上午共探测到了两尾疑似中华鲟亲鱼信号,那里是中华鲟产卵的适宜水域,水底有很多鹅卵石,中华鲟通常在鹅卵石上产卵。”
中华鲟产卵场调查监测手段主要有四种:食卵鱼解剖、江底采卵、水下视频、声呐监测。
根据科考计划,下一步,课题组将根据鱼探仪获得的数据,在相关水域采集部分中华鲟的鱼卵和专门食用中华鲟鱼卵的食卵鱼。食卵鱼主要是栖息在长江底层的鱼类,每逢中华鲟产卵期,会尾随中华鲟并吞食鱼卵。通过食卵鱼解剖所得数据,可以明确中华鲟是否有“自然繁殖”,进而推算出繁殖群体中华鲟的数量。
连续四年未测到自然繁殖
“形势已经很严峻。”此次科考团队负责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危起伟说,作为中华鲟核心保护区,宜昌水域已连续4年没发现中华鲟自然繁殖。
中华鲟产卵场调查始于1981年,至今已有40年。危起伟也在这里与中华鲟打了40年“交道”。1990年代,他还曾在这里救护过一尾奄奄一息的白鲟。遗憾的是,危起伟和同事们使出浑身解数,也没能留住“长江鱼王”白鲟远去的脚步。“那时科研技术还不成熟,在我们还没了解白鲟的时候,它已经离我们而去。”2003年,最后一尾白鲟消失在人们的视野。2020年1月,白鲟被宣告灭绝。
“千斤腊子万斤象。”长江渔民自古流传这样一句话,“腊子”是中华鲟,“象”就是白鲟。
上世纪80年代,随着葛洲坝的修建,原本溯江上到金沙江产卵的中华鲟,只能留在坝下水域繁育后代。“三四十年前,每年都有几千条成年中华鲟洄游到长江宜昌段繁殖。”危起伟站在科考船头,言语间透出忧虑。他介绍,2003年以后上游水坝蓄水影响了自然水温,而中华鲟产卵对水温特别敏感,“以前10月1日后水温就降到21摄氏度,到11月9日繁殖期基本结束,但如今11月9日还没开始繁殖。繁殖期已推迟到11月上旬至第二年1月”。
也是自2003年以后,每年监测到洄游到坝下的成年中华鲟数量都只是上一年的一半。2020年,这里只监测到了13条成年中华鲟,且没有自然繁殖。
危起伟说,2013年、2014年在宜昌没有监测到中华鲟自然繁殖,2015年春天,上海长江口监测到了中华鲟幼鱼,这表明中华鲟2014年在长江有自然繁育活动,但人们不知道繁育地在哪里,2015年又没有自然繁殖。2016年冬季科考中,终于在宜昌监测到中华鲟自然繁殖,但从2017年起至今,已连续四年未监测到自然繁殖。
专家建议科学“保种”
目前,长江“十年禁渔”的效果已在显现,不少久违的鱼类归来。如“长江三鲜”之一的刀鲚,种群数量正在上升。今年6月,科研人员在长江嘉鱼段监测到1尾刀鲚,这是30年来第2次监测到刀鲚上溯到长江的湖北段。
“十年禁渔,对四大家鱼等鱼类的保护是足够的,因它们三四年就性成熟了,但中华鲟性成熟一般要18年,最早的也要14年。”危起伟说,2020年,宜昌江段仅发现十余条成年中华鲟,这达不到自然繁育状态。通常情况下,100条左右性成熟的野生中华鲟,才是可延续的优质自然繁育基数,“有100条以上,它们才能找到合适对象,才能正常受精。而十几条就难找到合适对象,最终会变成近亲繁殖甚至不繁殖”。
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增殖放流是包括中华鲟在内的长江珍稀旗舰物种保护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有关部门、科研单位和企业持续发力,2015年,农业农村部出台《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2015-2030年)》。中华鲟人工繁殖成效明显,但是,人工保种场地、人工、资金等投入大,保种困难。专家介绍,全国10龄中华鲟子一代2000尾,体格严重偏小、成熟比例不高,子三代以后畸形率升高,需要不断补充野生育种资源。
目前的增殖放流规模并不能满足需要。1983年以来,累计放流至长江中约700万尾,其中有50%为刚孵出的幼苗,增殖效果有限。危起伟说,一年要放流符合要求的中华鲟数量应达300万尾,这需要千万元以上资金投入。他建议制定完善的中华鲟增殖放流和资源修复计划。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生态研究所所长常剑波建议,设立长江实验室,进一步整合科研资源,为物种保护提供强大科学支撑。他建议,建立科学的“保种”计划,以便适时重建它们的野外种群。科学研究已表明,中华鲟等物种对声光敏感,目前唯一的中华鲟产卵场离城区太近,一方面要极力控制声光污染,另一方面可采取措施开辟新的产卵场。
今年10月28日,“农业农村部荆州中华鲟保护基地”在荆州市中华鲟保护中心挂牌。农业农村部长江办力争通过3年时间,在这里建成高规格的中华鲟驯养繁育、野外驯化、增殖放流、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对外交流等六大基地。
对于今年冬天的产卵场科考,危起伟心中绝不放弃。“葛洲坝下游目前生存着一群江豚,已成为宜昌的一张名片。我们希望,中华鲟也能成为城市的名片,希望加强对中华鲟保护的重视和宣传。”
危起伟还惦记着2003年那消失在视野的最后一尾白鲟。他希望,在自己和同事们的手中,留住中华鲟。(陈凌墨 赵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