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万州脱贫夫妻上大学 农民学习热情被激发

  •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1-03-03 15:33:44

两年前,许传良从没想过,47岁的他和妻子丁运淑还能走进大学校门。

许传良一家是重庆市万州区白土镇大林村脱贫户。2013年因妻子丁运淑患心脏病,手术治疗花费十余万元,再加上两个孩子读书,成了村里的贫困户。后驻村工作队引导其种李子、搞养殖,安排公益性岗位等,2015年,许传良一家脱了贫。

虽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日子慢慢好起来,但许传良还想进一步提升自己。驻村干部了解情况后,动员他报考大学,不仅学费由政府垫付,还有国家助学金。

“考大学?”许传良愣了一下,那不是孩子们的事儿吗?一把年纪了还能上大学?经过驻村工作队的仔细讲解,他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

自脱贫攻坚以来,大林村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但现代农业产业需要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如何为实现乡村振兴培养一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帮扶单位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发挥自身优势,2019年4月,在大林村成立乡村振兴学院白土分院,根据当地的产业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后来,依托国家高职院校扩招的契机,学校又在这里设置大专学历教学点,鼓励当地符合条件的村民报考大学,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教育手段,对农民及农村从业者实施系统教育,提高其职业素质和技能。

一听有大学文凭,许传良和丁运淑动了心。新学期开学之前,两人兴致勃勃来到学校,参加入学考试。2019年10月,夫妻二人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正式成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的大学生。

最初几节课要在位于万州城区的校本部上,一把年纪的两人放下锄头、穿着正装、拿着书本,和十八九岁的年轻娃娃一起走在校园里,颇有点格格不入。进到教室后,他们特意选了个后排不起眼的座位坐下,认认真真地听课、记笔记。

亲友们跟许传良开玩笑:“你一把年纪了还跟娃娃一起读大学,好意思不?”“有啥子不好意思,年纪大一样可以搞学习!”他把头一甩,径直走开。

许传良表示,选择读大学,一来是为了圆年轻时没有完成的“大学梦”;二来发现现在要在农村搞产业,光靠经验可不行,必须要有文化、懂技术、懂管理、懂经营、懂政策。

为方便农民学生学习,学校采取网上教学和送教上门的方式,把大学办到了农民家门口,把课程送到了田地间,方便学员半农半读。白天,许传良夫妇就各自忙着干活儿;晚上,一起打开手机上网课学习。

去年8月,正是大林村水稻收割的时节,学院把收割机开到了大林村的稻田里,授课老师边讲边做,学员们边听边学,没多久的功夫,善于钻研的许传良便能独自开着收割机帮合作社收稻谷,等水稻收割完,一结工资,还挣了3000元。拿到钱后的许传良笑得合不拢嘴,和亲友们打趣:“你们看,这读大学还是用处大吧?这么快就见效益了。”

受许传良感染,越来越多农民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如今,大林村一共12名农民通过考试成了大学生。(应凤林 荣腾龙 汪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