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行业2020年净利润整体缩水近2成 盈利能力梯队分化明显

  • 来源:蓝鲸保险
  • 时间:2021-05-10 15:33:29

近期,信托机构进入年报集中披露季,截至目前,已有60余家信托机构披露2020年年报,在行业净利润整体下行的背景下,信托机构盈利能力分化明显,延续“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趋势。

业内评价,2020年对于信托机构而言,并不容易,在行业定调转型,压降融资类、通道类业务的背景下,各机构调整业务结构,创新特色信托,在家族信托、服务类信托、标准化信托产品方面下功夫,主动管理类业务规模占比提升。而对于2021年的持续转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能力建设、推动净值化转型等,均是指引方向。

行业净利润整体缩水近2成,盈利能力梯队分化明显

从净利润切入来看,根据信托业协会统计数据,2020年信托行业利润总额达到583.18亿元,较2019年末的727.05亿元,减少143.87亿元,同比缩减近2成。对于净利润变化,业内分析,或主要是考量2020年存续风险资产处置的压力,执行了较高的计提拨备,从而拖累了利润增长。

具体到机构视角,60余家机构中,净利润超过20亿元的信托机构有8家,而未达10亿元的则有约36家。分别来说,首先,净利润突破20亿元的机构分别为平安信托、中信信托、华能信托、重庆信托、五矿信托、华润信托、光大信托及建信信托。

举例来看,按照合并口径,中信信托实现营业总收入87.46亿元,手续费及佣金收入61.42亿,同期实现净利润38.55亿,同比增长7%;平安信托的2020年净利润同样突破30亿,实现30.85亿元,同比增长16.72%。

重庆信托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76.93亿元,实现净利润39.11亿元,同比缩减10%,归母净利润为28.32亿元;净资产276.80亿元,较上年增加18.95亿元。五矿信托2020年年度报告显示,当期实现营收51.64亿元,同比增长24.22%;实现净利同比增长32.27%,最终实现27.84亿元。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上涨6.44%,实现37.54亿元。

中航信托、江苏信托、英大信托等近20家信托机构的净利润集中于10至20亿元区间,其中,不乏营收、净利润双双上行的信托机构,如中航信托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7.65亿元,实现净利润18.91亿元,两项数据均较上一年度略有增长;粤财信托净利润在同比增长20%以后,在2020年达到10.06亿元。

此外,约有36家信托机构的净利润不足10亿元。如2020年初未分配利润-10503.03万元的华宸信托,2020年实现净利润2251.66万元,提取信托赔偿准备金112.58万元。

“信托机构并不属于‘暴利’的行业,盈利区间整体相对稳定”,上海律师协会信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冯加庆向蓝鲸保险分析指出,“而且目前行业各机构正处于转型阶段,其实日子并不好过,一方面是持续支出的人员等成本,一方面是相对有限的规模”。

“信托行业三大梯队分化明显,净利润超过20亿元的8家信托公司组成了行业的头部梯队,从赚钱效益方面来看,正在延续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态势”,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分析指出,“2020年监管机构调控措施频出,强力引导信托行业转型,传统展业受限、新兴业务有待进一步探索的展业现状给信托公司带来较大的转型压力和经营压力”。

而针对于2020年的业绩表现,冯加庆也提醒,信托公司业绩通常带有滞后性,转型对机构业绩的影响,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观测,而对于实现良好转型的机构而言,未来的业绩才将更为稳健。

行业转型成效渐显:调控业务结构,创新特色信托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此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末,行业信托资产规模为20.49万亿元,同比缩减5.17%,较2019年末减少1.12万亿元。信托资产规模下降背后,是行业转型的逐步落地。

“2020年是行业发展相对艰难的一年”,这是业内的评价。控制、压降是主要论调,如对房地产信托项目的规范,对融资类项目的压降,行业清理、整顿,各信托机构着力发展发挥信托本源价值的业务,成效正在逐步凸显。

“信托公司按照监管导向,一方面持续压降融资类信托和通道业务,另一方面拓展复合监管导向、深度服务实体经济以及体现信托本源的业务,诸如证券投资信托、家族信托、资产证券化业务等,这些业务未来将成为信托公司业务规模的增长点,并逐步培育成为新的盈利贡献来源,从而实现业务结构的优化以及发展质量的提升”,资管研究员袁吉伟向蓝鲸保险分析表述。

从个体角度来看,各信托机构的业务调控步调以及转型方向,也略有差异。举例来说,如中融信托,2020年末,存续信托计划1082个,受托管理资产7176.30亿元,规模同比有所下降,其中,主动管理信托资产规模为6218.66亿元,占比达到86.66%,较期初上升10.5个百分点;五矿信托2020年存续信托规模压降1821.22亿元至7028.52亿元,主动管理类业务规模占比由73.45%提升至85.04%。

平安信托的转型,更为强调特色与创新,截至2020年底,认定云计算、商业地产、高速公路投资、跨境投行等17个专业团队。同时推动净值化转型,布局标品类信托及服务类信托,2020年推出固定收益、证券投资、家族信托、资产证券化等产品。

“信托公司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已经持续创新转型,这些转型成效来之不易”,袁吉伟也提醒道,“不过,从长期看,信托公司仍需要推动落实资管新规,回归本源,还需要在弘扬信托文化上下功夫,以受益人利益最大化为根本,尽职履责;还需要在能力建设上下功夫,诸如投研能力、风控能力、信息科技能力等,强化核心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此外,不可忽视的是,目前鼓励信托机构重点布局的家族信托、服务类信托以及标准化产品,均存在一定的布局阻碍,想要转型落地并非易事,还需要坚持长远发展。“行业机构都希望做好孩子”,冯加庆具体分析,“一方面从合规的角度去努力,完善治理结构,规范与股东相关的合作,进行项目的穿透,另一方面,更为严格的发展项目,这也会吸引到对信托回报预期更为健康的投资人,是良性循环”。

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此前也提出,“未来信托公司需要在业务结构、盈利模式及内部支撑体系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升级,重新审视自身的资源禀赋,差异化发展。比如,加强组织架构、投研体系和专业人才团队的建设,不断优化和完善市场化薪酬机制和竞争机制”。

对于标的选择,蓝鲸保险梳理发现,不少机构重点围绕新基建建设、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及新兴产业投资扶持、住房建设与存量物业升级改造等方向开展业务,服务实体经济。

“信托公司需要优选赛道”,袁吉伟建议,“诸如新兴战略性产业、绿色产业等,而且要提高专业能力,深化对于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把控,有效抓住业务机遇,控制好风险;要摆脱对于债权融资的依赖,根据客户需求和行业特点,运用股、债、夹层、产业基金等多种模式,服务于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在伴随企业发展过程中,分享经营成果”。

截至2021年1月末,行业信托产品存量规模首次压降至20万亿以内,为19.99万亿;近期,地方监管部门发布《关于辖内信托公司做好2021年“两项业务”压降及风险资产处置相关工作的通知》,压降信托存续通道类业务规模,逐步压降影子银行风险突出的融资类信托业务,持续清理信托非标资金池业务的“两压一降”工作仍在加速推进,行业转型仍在路上。(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