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渐重市场趋冷 大湾区成涉房企业谋求上市的最大概念
- 来源:北京商报
- 时间:2021-11-11 08:58:52
调控渐重、市场趋冷,大湾区成了部分涉房类企业炒作发展、谋求上市的最大概念。北京商报记者最新梳理发现,部分涉房类企业为了尽快实现上市融资,开始不断强调自己作为大湾区布局企业的身份,甚至有些企业不惜改名“硬蹭”大湾区的热度。典型案例如:“二战”港股IPO的方直发展,以及前不久更名成“大湾区文旅”的中国文旅。但是,大湾区的概念真的能助推相关企业上市畅通无阻吗?那些整体规模不大、此前发展受限的企业又能否依仗“蹭概念”被拯救?
不惜改名字
港股IPO首战折戟、二次递交上市招股书的粤系房企——方直发展,再度以“大湾区房企”的身份向港交所发起冲刺。据港交所11月8日披露消息,继2021年4月21日首轮递表失效后半年后,方直发展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在招股书中,方直发展将自身描述为“一家聚焦大湾区经济圈的成熟综合型房地产开发商”,主要从事物业开发及销售、商业物业投资、室内装修服务等,业务活动主要集中于大湾区经济圈各地,尤其是大湾区内深圳、广州、佛山、惠州、中山、珠海及东莞等一线、二线及精选三线城市的核心区域。
然而,从现有城市布局来看,方直发展尚未真正做到大湾区11个城市全覆盖。对比企业先后递交的两版招股书,方直发展对自己的起家地——惠州的依赖度一直程度颇深。在该公司于11月8日最新披露的招股书中,截至2021年8月末,方直发展在广东省的12个城市共有45个物业开发项目,其中惠州项目数量占到了近一半,具体数量为20个。
靠“大湾区概念”谋求上市的不只方直发展,还有“换个马甲”继续卖房的中国文旅。
作为房企“中国奥园”旗下的子公司,中国文旅在外界的解读中一直是一家披着“文旅外衣”卖房的涉房类企业。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该公司已向港交所主板发起了四次上市冲击。
2020年4月17日,中国文旅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在超期180天未获港交所“放行”后不到一周,第二份上市申请材料便再度递向了港交所,不过最终结果仍然是申请“失效”。在2021年4月,中国文旅第三次递交上市招股书,然而仍然没有叩响港交所的大门。
今年10月22日,该公司将公司名称由“中国文旅有限公司”变更为“大湾区文旅康居股份有限公司”,并再一次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
在业内看来,中国文旅第四次冲击港股IPO,并在同期更名成“大湾区文旅”,表明了其深耕大湾区的决心,并希望借助大湾区概念助力自身上市进程。
更好“讲故事”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热度的持续走高,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积极拓展湾区内的土储。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大湾区已经汇聚了近50家房企相继布局。而伴随着楼市调控逐渐进入深水区,当被房企视为“必争之地”的大湾区激战频起,一众中小涉房业务企业显然也没有放过大湾区的这波“概念红利”。
在同策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肖云祥看来,涉房类企业大“蹭”湾区热度的背后,实质上是为了将企业自身的品牌与大家熟知的IP进行绑定,形成标签化。“说直白一点,就是向资本市场传递概念,为了更好地‘讲故事’。”
肖云祥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其实涉房类企业“蹭”大湾区概念的主要利好,体现在品牌营销和市值管理上。“因为目前大湾区经济的概念较受市场热捧,而部分企业通过绑定IP的形式,首先在营销上传递企业将承接大湾区发展红利,有较好的发展机遇。此外,在资本市场中,大湾区概念也会获得资本市场青睐。”
但从企业端的表现来看,近期一众着急赴港IPO的企业,上市的直接目的仍然没有跳脱“融资续命”。方直发展在其招股书中透露,若此次赴港上市成功,所募集资金的一部分将用于支付已收购的土地,并为未来拟收购地块的部分地价提供资金;同时,偿还一部分已用于项目开发用途的部份现有银行及信托融资贷款。
无法拯救一切
对于一部分规模增长乏力、融资需求相当迫切的涉房类企业而言,因政策红利加持而极具发展潜力的大湾区,似乎是行业寒冬之下,企业们目前能够找到的为数不多的一些慰藉。不过,在整体大环境趋紧、调控严苛的现实背景下,“大湾区概念”真的能够拯救一众“上市困难户”吗?
答案或许是否定的。对于二度递交上市申请的方直发展以及“四战港股IPO”的中国文旅而言,仍将在管控趋严的港交所上市规则下,接受相关部门的各项核查。至于“蹭”大湾区概念到底能否助力中小涉房类企业上市,在业内看来,市场其实不会太过“买账”。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关荣雪向北京商报记者记者表示,多数房企“蹭概念”或将引发企业热度短期上涨现象,但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控不断加码,规范房企的“三道红线”等金融监管措施也不容忽视,只有企业自身发展稳健,或才能借助区域发展的利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粤港澳大湾区这片曾被房企视为投资热土的区域,已经迎来了密集调控。趋冷的地产大环境以及有所降温的区域市场,也已降低了一部分布局企业的热情。据克而瑞相关统计,2021年开年以来,大湾区楼市调控不断,“惠八条”“莞八条”双双发布,“二手参考机制”也在深广莞相继落地。
在地产分析师严跃进看来,对于方直发展、中国文旅这类“上市困难户”而言,“融资续命”就是企业目前的最大期待。即使后续如愿登录港交所,在经历地产行业动荡、爆雷频发的2021年后,资本市场的“韭菜”似乎也不是那么好割了。
就赴港上市进展、布局大湾区的后续发展策略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方直发展官网电话,但截至记者发稿,电话未有人接听。(卢扬 荣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