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时评|相约绿色低碳,共看青“山”多妩媚
- 来源:新黄河客户端
- 时间:2023-08-28 23:35:52
点击图片看更多专题报道
在刚刚度过首个全国生态日不久,又一“绿色盛会”来袭——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将于8月28日至30日在烟台举行。
(资料图片)
此次大会规格之高,可谓具有世界话语意义。届时,海内外政要、权威专家、科研机构、跨国公司代表共计500多人共襄盛会,共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对山东来说,在此时间节点上举办大会,有多重而深层的涵义:去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2〕18号),这是全国第一个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战略布局,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国发文件赋予山东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次大会是第一个在山东省举办的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国际性会议;此次大会的时间节点正逢国发文件出台一周年。
四个“一”的背后,是“绿色中国”方案的“山东华章”。
其中,最为业界关注的《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报告》等一批高层次创新成果都将在此次大会发布。此前,中国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时间不可谓不紧,任务不可谓不重,因此,此次举办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也将成为世界关注中国节能减排的风向标,作为东道主的山东,也将成为外界观察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缩影。
此前,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注重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早在今年七月——这个被称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最高月份来临前,频发的全球极端生态安全事故宛如从灾难电影的荧幕中复刻进了现实里,对生态环境的忧患绝非杞人忧天,它正以惊人的速度踏向了人类面前。
苍穹之下,环球同此凉热,无人可置身事外。自全球开启工业时代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史无前例的高速发展期。然而大自然从不逆来顺受,以高度资源消耗换取经济增量的短视发展越来越成为绝径,气候变暖是悬在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足以引起有识之士和普通市井的警觉,如果说世间贫富尚有差距悬殊,那么在这片蓝天下同呼吸共生存的你我,早已是平等且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绿色低碳,是人类面对未来的应然之举,也是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
如果说,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将人类带入了工业时代,绿色低碳的转型契机,不失为人类驶向下一个百年的船票。中国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就是要从高速度驶向高质量,而此间念兹在兹的无外乎三个字——可持续。
谋求可持续性发展,不能等也不能靠。既要有愚公移山的耐力也要有时不我待的决心、功成势必在我的信心。如果说GDP是显性的“面子”,绿色低碳高质量则是发展的内核和“里子”,抛开这个“里子”,“面子”则无从谈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绿色转型牵一发而动全身。从以往高度依赖资源消耗的惯性舒适圈走出,不仅涉及地方传统经济增长,也给普通民众日常就业生活带来重组。要打通全社会的毛细血管,既要有宏观规划也要有细微落实,如何平衡把握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无疑对施政者的智慧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考验。
需深知,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从来不是对立的两面。去年,以低碳环保为目标的国内首辆自主研发的雪蜡车惊艳亮相北京冬奥会,在人们对其打破纪录的欢呼与惊叹下它还有另一个标签——“山东实践”。
近年来,山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度过转型的阵痛,以全新的动能和生机蹚出一条新路径:山东在全国率先出台“两高”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出台实施先行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系统部署160项重点任务,推动先行区建设强势开局,取得积极成效。今年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6.2%、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增长10.9%,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55.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8%,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9.3%;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8381.8万千瓦,占比达到41.8%;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21家、居全国第二。
“山东实践”生动彰显了这样一个道理:绿色低碳和经济发展绝非非此即彼的对立面,而是彼此成就的一体两面,两者相结合也将迸射出更多火花,进而推动新兴经济发展,为城市带来更多“柳暗花明”的希望与意想不到的可能。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不失为一个尽情眺望绿色未来的窗口,与会嘉宾们尽可在环境美、产业兴的山东感受绿色发展的大国风采和大省担当,凝聚起更深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把地球交给下一个更美好的百年、千年、万年。
特约评论员:李明 编辑:刘丹 校对:杨荷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