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爆款”来袭 自主SUV集中崛起背后的逻辑

  •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 时间:2021-03-11 10:37:22

多年来,长城、吉利、长安等自主SUV市场的翘楚,不断通过自我革新抵御着合资车企的强势进攻。在合资车型的轮番轰炸中,类似于哈弗H6、长安CS75等自主品牌初代“爆款”车型在长期的市场积淀中,通过焕新产品实力与高性价比,努力维护着自主SUV的市场尊严。

1月,车市迎来“开门红”,在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市场争夺中,自主品牌在SUV上的地位是愈发稳固,其中哈弗H6以及长安CS75系列月销量均在4万辆以上,斩获SUV销量榜前两位。另外,吉利博越以2.69万辆的销售成绩位居SUV销量榜第四名,同时也是销量仅次于哈弗H6以及长安CS75的自主品牌车型。可以说,以长城、长安以及吉利为代表的自主品牌SUV在这一细分市场中的地位愈发稳固。

♦全新“爆款”来袭

据悉,这三大自主品牌将会再度推出3款重磅车型来争夺中型SUV的市场份额。这三款车型分别是来自长城汽车的WEY摩卡,长安引力系列的第二款车型UNI-K以及来自吉利的星越L。作为主打高端市场的三款重磅车型,来自长城汽车的WEY摩卡将于3月上市,而长安UNI-K也将有望于3月上市。相比较而言,刚刚敲定命名的星越L则要晚一些,预计将在4月亮相,并于上半年上市。三大自主品牌的巨头,纷纷在高端路线的中型SUV领域发力,自主头部品牌的新一轮“爆款”产品将集中抵达战场。

自主品牌初代“爆款”产品强势走红,除了自身综合产品力出色之外,也赶上了SUV市场快速增长的大势。然而,如今自主品牌这新一拨“爆款”SUV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转变,在消费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以及外资产品导入、降价的强大攻势之下,自主新品所面临的竞争环境之严峻,已远非当时可比。除了要考虑消费者最关注的价格因素外,还要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与更多的合资产品一较高下。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这些新产品的竞争优势和市场策略备受关注。

有分析人士指出,初代爆款产品已在市场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力,并且在增量市场萎缩的大环境下,各细分车型的销量均有所下滑。企业为了巩固市场份额,必须推出新车型,通过打造更富竞争力的“爆款”产品确保市场份额稳定。

与此同时,在初代爆款产品遭遇销量波动、终端优惠扩大之时,新车型的出现更可以看作是一次基于产品升级的价值强化行动,即用“加量不加价”甚至主动“抑价”的方式保住产品在主流SUV市场的份额。以刚刚发布预售价的长安UNI-K为例,其15.79万~18.89万元预售价则是长安UNI-K除去出众产品力之外角逐市场的另一“杀手锏”。在其所处的中大型SUV细分市场中,目前以别克昂科威、大众途观L为代表的合资品牌产品,已经通过终端优惠下探到了20万元以内的细分市场。此外,例如本田冠道、福特锐界等更高级别的车型也可能被长安UNI-K“抢走”潜在用户。

♦自主SUV崛起背后的逻辑

进入2021年,自主SUV转型发展的压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品牌高端化,自主品牌想要发展得更好甚至走向世界,必须拥有更高的利润作为研发和战略布局的基础,而更高的利润一定是需要品牌力作为支撑的。目前自主品牌利润最高的主机厂是长城汽车,单一品牌利润最高的是领克汽车,而它们的利润率相比合资产品来说仍有提升空间。

第二方面,传统燃油车市场向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过渡会淘汰一批车企,而且这次过渡会是无差别洗牌,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与进口车在市场强大的下行压力中,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从去年开始,不少自主品牌就已经开始在SUV市场进行高端化尝试。长安汽车发布了UNI序列,长城汽车的坦克300以及未来的500和600,奇瑞的瑞虎8PLUS和星途揽月,虽然目前来看只是做有关设计层面和配置方面的修改,但其中显现出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自主SUV不会满足于15万元级别的市场。

实际上,自主品牌SUV的市场占有率是在下降的,但容易陷入困境的多是一些技术相对落后的本土车企,市场在经历新一轮的洗牌,而部分优秀的自主品牌还是能够在竞争愈发残酷的市场中坚持下来,并有能力在中、高端市场占得一定份额,很多品质上乘的自主品牌SUV,一经上市就订单过万,与外资品牌不相伯仲。这既是市场消费升级的体现,也是中国消费者愈发成熟的体现。

如今一些自主品牌的SUV无论在产品力和可靠性方面都不输同级外资品牌,在动力、操控调校,以及驾驶质感等方面得到提升之后,自主品牌的新车型竞争力更强。而且,自主品牌更了解国人需求,产品更适合中国市场。现在的自主品牌开始更加重视如何做强品牌、做强产品,和用户贴得更近,这是自主品牌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韩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