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动经济增长,城市建设需要“软硬结合”

  • 来源:证券时报
  • 时间:2020-03-05 14:32:43

这几天,水泥等基建类股票,股价涨势格外喜人。于是,就有善于总结和引领的“行业大咖”给了“一句话”点评:拉动经济增长,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还是搞基建。

无论是后看、前看,还是左看、右看,抑或是低头看,这也真是一句大实话。搞基建,拉动经济增长,一是从来作用直接、见效快,钢筋、水泥、人力一砸下去,直接受益者众多,经济马上见效;二是间接拉动作用很显著,由基建带动的运输、能源电力、机械设备制造等诸多方面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刺激直接且持续;第三点也最关键,搞基建是打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或者基础不牢、不完善,许多事情就做不了或者不好做、做不好,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从这些特点看,搞基建,既是“救急药”,也是“长效药”,更是“保健药”,此时对策若此,也有道理。

虽然本着不断进步的原则,“硬件”继续建设的空间总会有,有的还很大,但结合现实情势,这些“硬件”已经很出色的城市,下一阶段的城市建设,显然需要“软”起来。一方面是“软件”建设要跟上,比如,城市服务管理,无论是理念,还是理念的落实,都要“软”下来,要更人性化,更有人情味;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进步,把网络、信息的力量,充分调动和利用起来,对既往实操的“硬路径”,实现“软”的超越。

另一方面,保证“硬增长”的“软基础”要尽快做起来,而且要预留足够的冗余。比如,医疗系统的建设,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建设。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从一个侧面说明,许多城市在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疫情暴发之初,武汉医疗机构应对窘促,这既源于合格医院数量的不足,也源于疫情应急体系的不完善——包括医疗应急训练不足、医疗防疫物资储备不足、相关部门协调不足等问题。这种“软”建设,既有现实的迫切性,对未来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也极具意义。

必须承认,这方面的功课,许多城市(即使是中心城市)过去做得不够、做得不好,现在已到了非补课不可的时候,不但要继续增加医院数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而且要让医疗资源配置逐步平衡起来。这个功课不尽快补上,我们不但要继续忍受日复一日提心吊胆的煎熬,而且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还要做好未来随时遭受更大损失的准备。而在所有的“软”建设中,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建设极具重要意义——对此,包括深圳在内的众多城市公众体悟深刻。

此前,许多城市“软”建设不足、不积极,有许多主客观因素限制,比如,基础硬件过于落后,亟需改善,别的建设只能往后排排队;比如,政府财力不足,很难兼顾城市发展的“软”需求;比如,认为“软”建设费时、费力、见效慢,还很容易不讨好,属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赔本买卖”;比如,没经历过“大风雨”,对别人经历的“大风雨”也没什么切肤之痛,所以对自家城市“软”建设应做到什么程度、应预留多大冗余没概念……

但是到了今天,“软”建设的现实迫切性越来越突出,人们对“软”建设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也更深入,“软”建设跟不上,“硬”建设的价值和意义就很难有本质上的体现和保证。因此,在目前形势下,上基建、搞建设、促经济、谋幸福,还沿着老路径走,显然既不合时宜,也很难达到目的,城市建设需要“软”起来。

关键词: 城市建设 软硬结合 经济增长

精彩推送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