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热点:那些全力谋求多元化的企业为何都走到了悬崖之上?
- 来源:联商专栏 无名
- 时间:2022-09-14 15:29:58
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无名
今早起床,习惯性的看了一下热搜,没想到看到一则十分突兀的消息竟然荣登三甲——#复兴集团董事长郭光昌发声#。我对于复兴集团是没多少了解的,只知道这是一个体量较大的多元化集团,可具体涉及哪些业务并不怎么关注,但一大清早一位企业董事长发声居然能登上“热搜三甲”却是极为罕见的,尤其在这“天雷滚滚的多事之秋”,则更多了几分想象空间,更加引人注目。
(相关资料图)
我随即打开这一热搜,但实话实说,仅从郭董事长发声内容而言,我真看不出来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就是一些近期见闻与感触。
可这样一则不痛不痒的分享竟能一跃登上热搜前三,这或许只有一种可能,“事出反常必有妖”,当我之后看到“神通广大的网友们的分析”之时,我想我大体能感知到点什么…只是当下还未有官方定音,所以在此不做展开。
而我今天想借此与大家探讨的是一些关于“因果的一般性规律”,主题是:“似乎”,从长期来看,多元化的企业很少有好下场。当然,既然名之为“一般性规律”,那就说明它对于绝大多数企业都具有普适性,商业企业亦然。
一、那些全力谋求多元化的巨头都怎么样了?
当下真有点“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的感觉,一众曾经无比光鲜亮丽、各种光环加持的企业家们纷纷露出了真实底色,那么究竟都是什么呢?我想先摆一些现实案例:
最近听说张近东父子要卖国米了,再联想到曾经那无比辉煌的苏宁,如今的苏宁是多么的落寞与惨淡?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似乎是从全力踏出多元化的那刻开始的…
再看看苏宁的老对手“国美”:曾几何时是“首富”的代名词,在它的时代可谓风头无二;之后又成为了“传奇”的代名词,因为当它的领军者入狱,业界纷纷不看好的前提下,它竟然稳稳地走出了自己的路;但令谁也没想到的是:当它曾经传奇的创始人重见天日、喊出再创奇迹、全力探索布局多元化之时,它却“奇迹般迅速的攀上了悬崖”…
再将目光转到另一个巨头“格力”。曾几何时,它是“中国制造”的代表、一种品质与技术的象征、一个家电品类的巅峰。但如今呢?再看到它的新闻时,大多不是正面的;它的创始人越发像网红或艺人,通过“语不惊人死不休”来争流量;它愈发“不务正业”,什么手机、大松电饭煲等,几乎干一个、败一个且被群嘲一次…对比曾经的自信与如今的盲目自信,似乎也是从多元化那刻开始的。只是它的多元化更多了一层“领导者网红化”的多元化探索…
再将视角回归商业实体。回想曾经“实体电商风起云涌的年代”,各地商业诸侯纷纷大踏步的杀入电商江湖,“十二生肖”横空出世,每次参加各类行业大会,都会看到大鳄们为自家电商平台摇旗呐喊、大将们在台上“指点江山、描摹未来”,那场景简直是“拿喇叭在你耳朵旁大喊:未来就是我的了,你听到了没?”但现在再看看,“生肖电商们”几乎全军覆没,无一幸免;而那些曾经割据一方、风头一时无二的地方商业诸侯们也逐渐沦为“配角”,甚至走到悬崖之上…
如果你再找找,还有太多太多,几乎每一个全力迈出多元化之路的大企业都已发声或即将发生类似问题,好像“无一幸免”…为什么会这样?多元化为何副作用如此之大?伤害为何如此之重?难道曾经的企业发展理论是大错特错吗?……
二、万物皆由人
一直以来,我都与父亲“争论”一个问题:到底哪一个时代的人是最幸福的?我的观点是父辈那个时代,即60左右一代;而父亲的观点是他们那代人是最不幸的。我们都摆事实、讲道理,但谁也说服不了谁。
我的证据很充分:他们那代人工作包分配、房子不用愁、前期国家还在推行公费医疗、又赶上“改革开放的黄金发展期”、还是计划生育全面推行的一代,一个孩子,抚养压力小、且都是国有企业、稳定,甚至幼儿园都在厂里上、能够按时退休且每年都涨退休金…
而父亲就一句话:你没看看当年国企改革,数千万职工一夜之间全部下岗的惨状,很多都是30多岁、有家有口的全家下岗,那情况实在太惨了…
但这也说不服我,因为现在的失业情况以及更换工作频率好像不比当年低,小年轻们不也照样过吗?但后来在我们争论的过程中,我又想到了一个“极好的问题”,我问父亲:“既然您说你们那代人那么惨、压力那么大,为什么很少抑郁症、焦虑症之类?因为压力不正是导致这些心理疾病的爆发吗?但您再看看现在,年轻人多少得抑郁症、焦虑症的,这不就说明哪个时期压力更大嘛?”没想到我这一问,还真把父亲有点“问住了”,强辩的他竟一时语塞。
后来当我看到了一本叫《焦虑的意义》的书时,我发现我似乎找到了答案,书上有一段这样描述焦虑原因的话:“焦虑是因为可能性,对于没有可能性的人,他们是不会焦虑的。”这段话让我忽然有些恍然大悟:之所以父辈那个年代不多抑郁症、焦虑症,不是因为他们那个年代没有压力,而是因为他们那个年代的“可能性”没有像如今这么多。
在此多说一句,如果你想了解父辈(1960年左右生人)的年代究竟“难不难或有多么难”,你只要去找找“关于那个年代的纪录片”就知道了。相比当下,那个年代的纪录片确实还是务实的、写实的、实事求是的、丰富的,所以还是可看的。
这又引出了另一个话题:为什么人会焦虑、抑郁?因为想的太多、太多的可能性、脑子一刻都停不下来、精神无法完全聚焦且愈发涣散。为什么父辈年代的人那么难却很少有得抑郁症、焦虑症的?因为他们那代人真的很单纯,没那么多想法,也没那么多机会,更没那么多见识,他们想的就是过好生活、经营好小日子,眼界没那么宽、欲望没那么多。就像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们,他们是不焦虑与抑郁的,因为他们没想那么多“可能性”,种好庄稼、过好日子就行了。
由此又延伸出一个话题:“可能性”有意义吗?换而言之,“过度的可能性”有意义吗?如今来看,一点都没意义,如果有也全都是负面意义,把人搞废了。再好的想法,不去实践也没用;再强的能力,同时在做许多的事或手头做着这个、心里还想着那些,更是一事无成。到头来,不仅啥都没做、没做成,还得了焦虑症、抑郁症。
换到企业也一样,白手起家的成功者几乎都是“靠把一个事做专+时运成功的”,而之后的失败几乎无一例外都与“多元化”有关,你只要查查咱商业领域那些崩盘的大佬就明白了,几乎无一例外。为什么这样?因为欲望大了、野心大了、想搞得大了、脱离现实了,一个个都想“青史留名、受到万众膜拜”,所以都脱离现实了。
另一方面,没有人是全才,所谓全才,基本是“每个行业都懂那么一点点”,换言之,都是皮毛。这方面最突出的当属媒体人了,因为他们接触各行各业,是信息的交汇者,无论你与他们谈什么、他们都能说上几句“很懂行的话”,但其实都是“转述”,如果深聊就不行了,因为确实并未真正做过…
所以,对于多元化的企业领导者而言,能真正看懂他自家企业每一个布局的基本没有,且越到后面越麻木,都不知道收了些什么企业…而当大形势不好、出问题时,他们又成了“救火队员”,到处救火,试问:如此还能聚焦吗?还能专注吗?还能“守塔”吗?大本营还能包得住吗?所以,对于多元化巨头而言,不出问题则已,一出问题就是多米诺骨牌式的全部崩盘…但其实原本真不该如此的。
因此,“万物皆由人”,想明白这个,就想明白了一切,人就是人,“神”都是在神化故事里的。
结语
老子有言:“少则得,多则惑。”好好想想,大家都那么聪明,重新找找“根”。如今看似是无比严峻的多事之秋,但危、机从来都是一体两面,所以也是“历史机遇期”。沉下来,聚焦,反其道而行之,必有所获。
一家之言,望有启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