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聚焦:亏损、裁员、缩减投入!趣店预制菜凉凉了?
- 来源:红餐网 松墨
- 时间:2022-09-11 05:27:24
预制菜,是趣店转型史上最接近成功的项目,至少知名度已经出去了。但棋差一招,最后还是败在了罗老板人设上。
9月6日晚间,趣店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趣店第二季度总营收为1.054亿元(约合157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的4.121亿元相比下滑74.4%,归属于趣店股东的净亏损为613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再一次转型加大对预制菜业务的投入,导致趣店的成本增高。数据显示,二季度,趣店运营成本大幅提升53%,达到1.36亿元;销售与营销费用则大幅提升82.6%,达到5320万元。第二季度预制菜产生的销售收入为人民币 880 万元,而去年同期的销售收入则为人民币 2370 万元(主要由于万利木电子商务平台产生的销售额)。
(资料图片)
趣店表示,在评估当前的市场状况后,公司计划削减预制菜项目上的投入,将进行裁员、同供应商终止合作、清库存等一系列措施。
01
“追风”式转型
喜好追逐风口“创业”的罗敏,再次折戟
趣店预制菜从轰轰烈烈,到草草收场,宛如一场闹剧。
何以至此?
一直以来,趣店的几次转型,都是在追逐“风口”,无论是2017年的大白汽车,2020年的奢侈品电商平台“万里目”,还是2022年的预制菜项目,每一次都是在仓促中前行。
除了这些可查证的创业项目,趣店内部还有多次的项目尝试,但都是无疾而终。用罗敏自己的话说:“前面做的几个业务,确实追风口了。那时年少成名,没有耐性,自己的能力不足以驾驭公司。而且这些业务并非我自己操盘,一般是交由副手,比如说给到一个亿的资金,亏了3000万就马上叫停。”
追逐“风口”,快速试错,是趣店几次转型的共同点。
△图片来源:趣店预制菜小程序截图
但是趣店预制菜项目,与先前的几个转型项目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这一次是罗敏亲自站台,不再隐在幕后操盘。
只可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直播间打造出“霸道总裁”IP形象的罗敏,虽然将趣店预制菜的名气打响了,一夜爆红,乃至几次冲上热搜,只是后面的一系列骚操作,却搞到被全网群嘲,负面缠身,以至于匆匆退网。
从“预制菜项目在董事会授权范围之内,不设上限。”到计划削减预制菜项目上的投入,将进行裁员、同供应商终止合作、清库存等一系列措施,中间只过了短短的两个月时间。
犹记得,在7月18日的趣店预制菜发布会上,罗敏还信誓旦旦地放出豪言:“趣店在未来要支持十万用户创业开设线下门店,今年下半年的计划是开1万家门店,并为合作伙伴提供一年免息贷款。”
只是,还未踏入正轨,便半途而废。
其实趣店为了这次转型,的确是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花费9个月时间,投入上亿资金,先后在厦门、武汉、深圳等15个城市建立了15家预制菜生产加工工厂。
也正是基于此,罗敏笑称:“这次预制菜的创业信心可打75分,70分是我们的能力,5分是我的勇气。”
今年1月,“趣店预制菜”小程序开始上线;
3月,趣店食品业务开始试运行,主要面向工薪阶层家庭,用户可以通过小程序在网上下单;
5月,开始直播带货;
6月,罗敏开始亲自上阵,打出“上市公司CEO正在直播”的标语;
到了7月,更是加大营销力度,请来贾乃亮等明星助阵带货,该场直播销售额突破2.5亿,涨粉近400万,共计场观人次达9000多万,趣店股价一夜上涨40%,更是频频登上热搜。
一切看似发展顺利。
直到罗敏被东方甄选拉黑,舆论出现反转,巨大的流量开始反噬,为趣店创始人罗敏站台的明星纷纷“割席”,撇清关系。“趣店罗老板”抖音账号名称悄然更改为“趣店预制菜”,罗敏由前台转为幕后,也清空了所有预制菜内容。
现在更是计划削减预制菜项目上的投入,将进行裁员、同供应商终止合作、清库存等一系列措施。
追风的罗敏,再一次倒在了“风口”前。
02
C端预制菜难在哪里?
平心而论,从营销的角度上讲,趣店预制菜,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转型,至少让大众都知道了趣店预制菜。
只是,校园贷起家的原罪,趣店却涂抹不掉。
虽然C端预制菜的准入门槛低,罗敏依靠互联网的打法,让趣店预制菜爆火。但是打造爆品容易,建立品牌,形成复购却是非常难。
预制菜行业,虽然目前是餐饮业的风口,但是与B端相比,预制菜在C端的表现并不乐观。
对于消费者而言,预制菜虽然更加方便和快捷,但在成本层面却不具备优势,而且预制菜“不新鲜”、“不健康”、“不安全”等等一系列的刻板印象,消磨掉了大众对预制菜产品的消费欲望。
影响消费者购买预制菜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消费者认知及偏好。在健康观念深入人心的情况下,预制菜高油、高盐、高添加剂,自然不会被消费者认可。行业仍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消费者教育。
根据艾媒咨询的调查数据显示,54.5%中国预制菜消费者的购买经历中有遇到过产品质量问题,其中产品原料不新鲜(70.0%)、产品有异物(59.1%)是消费者遇到的主要质量问题。预制菜企业持续增多,目前国内的预制菜生产商以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居多,并且多数依然停留在作坊式的生产加工模式,只供应少量客户,产品结构相对单一,标准化程度较低,存在产品质量风险。
数据还显示,2022年,47.5%的中国预制菜消费者认为预制菜口味还原度低,食用体验不及预期,这部分消费者表示预制菜味道(82.9%)、口感(73.9%)、色泽(58.9%)还原度较低。
预制菜要实现良性发展,必然要走向更安全、更健康、营养更均衡的道路。对于预制菜企业而言,想要更快地在C端实现销售突破,打消消费者的质疑也是势在必行。
此外,渠道、产品上的不足,以及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同样制约没有供应链的企业在C端市场的开拓。
近两年,酸菜鱼、小龙虾等爆品掀起了预制菜的风潮,但是带有区域特色的菜品却很难走向全国。中国菜品种类繁多、加工流程繁琐、加工耗时,企业在加工过程中难以保证食品口味的标准化,预处理工艺中保水、质构等问题无法解决,缺少相关调理生产技术,预制菜企业仍需持续研发迭代。
虽然开拓难度大,但C端市场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且相比B端批发走量的发展路径,C端产品往往能够实现更好的利润率。这一点,也从多家预制菜上市企业最近发布的财报中,得以印证。
未来,在产业链上下游合力推动预制菜发展的情况下,大概率仍然会保持较好增长。尤其当食品安全、口味还原度、技术创新问题大幅度提升之后,C端市场的大门才会打开。
结语
有消息称,趣店已经开始计划在东南亚布局预制菜业务,准备转战海外,但是如何过渡、甚至如何开拓依旧存在诸多困难和门槛。
毕竟预制菜是一个高度依赖供应链的行业,想要打开市场,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