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士运河复航的启示 世界经济复苏路上面临一系列“卡脖子”困境
- 来源:经济参考报
- 时间:2021-03-31 15:37:56
搁浅在苏伊士运河中的重型货轮29日终于缓缓驶离搁浅位置,为这条全球贸易生命线让开通路。一周来,这艘横亘在航道上的庞然大物,堵在千万人的心头。它好似一个隐喻,折射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前景,引发关于治理合作和包容发展的深层思考。
数月来,一个“堵”字或许最能概括,世界经济复苏路上面临的一系列“卡脖子”困境。
在技术领域,日本半导体巨头瑞萨公司旗下工厂一场火灾,导致多行业“芯片荒”;码头工人短缺等因素让港口货积如山,运费飙涨;疫苗缺乏等抗疫短板,使得不少经济体在复产路上力不从心;大型发达经济体开闸放水的财金政策,治标不治本……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纷乱表征下,潜藏着世界经济日益凸显的多重失衡和错配困局,不免拖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饱受疫情打击的全球供应链,一时无法适配超预期复苏的全球贸易,反而拖累后者。而保护主义又恶化了全球供应链短板,让全球物流基础设施倍显捉襟见肘。
面对危机,西方大国单纯以量化宽松策略提振经济,却无力解决贫富悬殊、产业破败等深层问题,对内面临社会分化、政治极化,对外溢出过量流动性,加剧国际资本无序流动,给财政资源薄弱的新兴经济体带来巨大金融风险。
危机通常会带来变革,而变革往往利于缓解失衡。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萧条后,凯恩斯主义开始兴起;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经济体愈发重视社会福利;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滞胀,让主张减少公共开支和减税的政策大行其道;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以多边主义为特征的国际政策协调与合作,有效缓解了危机破坏性。
大危机呼唤大治理。当此百年不遇之大变局之际,各国亟须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摒弃冷战思维,顺应时代之需,拓展利益交集,赋予多边主义以更大外延和更新内涵,以务实合作,帮助世界经济尽快复苏,早日终结疫情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正如美国阿德克萨公司首席执行官居鲁士·哈达维所言,应当明智处理全球关系,而不是切断全球关系,解决办法是“让我们的供应链更智慧,而不是更具孤立主义色彩”。
但愿,基于互相依存、利弊权衡的多边合作,可以成为帮助人类渡过难关的方案。(傅云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