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试题
- 来源:互联网
- 时间:2023-09-01 08:57:36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分析化学试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如果这9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分析化学试题相关的文章。
篇1: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试卷特点:
(资料图片)
一是:江苏卷与历年江苏卷的命题风格一脉相承,考点涉及高中化学大部分主干知识,绝大部分试题是考生较为熟悉的“常规试题”。
二是:与老高考相比计算题更加贴近生产实际但难度却有明显下降。三是:关注的重点与热点,今年更不例外,考生对文字、图像、图表、化工生产流程图蕴涵信息的识别与解读能力如何,相关考点多达8处。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08江苏卷第1、5、11、15、18、19等题涉及环保、能源、香料、药物、温室效应等热点问题,总分高达42分,超过卷面总分的1/3。从知识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它涉及中学基础知识和原理的重点内容,基本上也都是我们平时重点强调的,反复训练的,并且也是以常规体型呈现的。这体现了出题的意图,不管教材怎样变,教学理念怎样改,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用于指导生活、生产、科技等的作用不会改变,需要学生作为知识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不会变,体现高考平稳发展的思想。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常抓不懈,才能在高考中创造佳绩。
二、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题量:21题。试卷选择题无论从题量、分值、结构,题型、内容等方面与、训练的基本一致。具体来说:选择题共14题,单选8题,每题3分,共24分;多选6题,每题4分,共24分。内容涉及:化学与生活-1题(1);阿伏加德罗-1题(3);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共2题(2、10);离子共存-1题(8);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误判断-2题(6、9);新型电池-1题(5);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应用-2题(4、13);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判断及推导-2题(11、14);元素周期表应用-1题(7);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判断-1题
(12);其中1至20题必考,21题选做。
三、学生答题典型错误分析
第4题:漂变质的本质是与CO2和H2O反应生成HClO,而水玻璃变质则是由水解引起的; 第9题:B选项主要是考虑NaOH易受空气影响,实际中要先粗配然后再用标准酸进行标定完成,许多同学则是从数据层面上进行计算而认为是正确的,没有考虑到真实的化学,D选项主要是学生对胶体、溶液的概念不清;
第10题:主要是学生认为通入少量的CO2就会生成CO32-,而不知无论CO2的多少都要生成HCO3-; 第11题:主要是学生对生成的香兰素的结构中官能团的认识不足而出现判断错误; 第13题:对于B选项中的情况下FeCl2是不可能出现的学生不能作出正确判断;
第15题:
⑴主要是只填写CN-或NaCN,没有强调全部;
⑵主要是回答不全面(标准答案是:完全吸收HCN,防止气体放空);
⑶典型错误是充分冷凝、冷凝回流、防止HCN倒流等;
⑷典型错误是不规范,写成了高、增大、偏大,没有按题目要求答题;
⑸主要错误之一是式量出错而导致结果错,其二是列式计算时没有除体积导致结果有错。
第16题:
⑴典型错误是:一方程式没有配平,二是将M判断为Cu2O 或CuO;
⑵主要错误是找不到氧化剂是氧气,
⑶主要错误是没有配平和将产物中的KCl写成了HCl,对生成物的判断还存在较大问题。
第17题:
⑴错误是不规范,如S2-写成:S2-、S2-、SH-,可逆符号写成等号,S2-的分步水解写成一步水解等,
⑵主要是计算小数点有误,
⑶小数点处理有问题和对kJ/mol理解不到位,
⑷错误一是没有从热力学的角度答题,而是从动力学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错误二是没有分析透空气的作用,而是从环保角度答题。
第18题:主要是学生对双坐标系的认识上存在问题,而导致错误百出,其次是学生对催化课剂的认识主要停留在中学化学所学的定性研究上,没有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定量的研究,忽视了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定性、定量、两者的结合。
第19题:
⑴主要错误是:苯环的侧链被氧化,指代不明;苯环侧链CH被氧化(受苯的同系物被酸性高锰酸钾的影响);氰基或CN被氧化;
⑵书写不规范,主要是字母a与d不分;
(3)有机结构式的书写暴露了学生许多工作问题:写结构简式时位置或漏双键或漏n等;学生不会正、逆向进行推断物质,出现环状结构不对,侧链位置不对;关键部位H不对等错误。
第20题:
⑴主要是漏选c或错选e,
(2)主要是计算错误以计算时没有过程,
(3)有同学认为生成的沉淀中应该包含BaSO3。
第21A题:
⑶等电子体不会书写;⑷主要错误:4s1与3d5互换,写成[Ar]3d44s2,没有[ ]对配合物的内界与外界进行区分或区分时有错误;⑸对B元素的最低价没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对产物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导致出错。
四、对教学的启示
⑴试题遵循考试说明。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既没有盲目拓展,也没有忽视新课程、新增内容和探究性学习过程。
⑵加强化学基础,增强学习体验,注意化学学习能力的培养。高考并不会因新课标 “课程理念”而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加强基础仍然是教学与复习中的重中之中,在之基础上要充分重视学生方法与技能的培养;同时加强常规题型训练,争取少失分或不失分。
⑶重视联系实际,力争让学生解决“真问题”。加强关注过去不多见的工艺流程图题,这类题从工业生产实际出发,设计问题,考察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方面是老师及学生均欠缺的知识。
⑷加强化学用语的书写和化学语言表达的规范训练。特别是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习惯、有机物的结构式的书写和同分系构体书写的有序性以及简答题的语言组织的学科特点等。
⑸加强解题过程性的教学。根据今年高考阅卷组反馈出来的情况来看,在批改的过程中阅卷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具体答卷情况给分,而且是跳跃起式给分,另外从往年的阅卷经验过程是每步给相应分,因此,对于要求学生分步的解答要能有明确而严格的要求,同时一定要注意解答过程中的关键词和对一些现象描述的正确性。
⑹注意中学内容与大学内容衔接。从近几年江苏省高考命题来看,命题老师都十分注重对学生化学素养的考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有较为明确的要求,在命题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对中学和大学内容有连接的考查,因此,在教学中在这方面可以引起我们的关注。
篇2: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试卷的整体分析
试卷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着重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达到了阶段检测的作用。试卷设置了一些新情境题,其目的是尽可能使学生身处陌生新情境,利用原有知识基础提取、加工、理解新情境的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战略和策略,形成知识、发展知识,达到了考查学、识、才三者统一的目的,具有很好的区分度。试题导向正确,难度适中,注重考查化学的基础知识,覆盖面宽,又能突出考纲中的难点。能注重基础和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性、解题的规律性、思维的灵活性,体现08新高考对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试题既较好的检测了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对学生高三复习起到了一定的诊断、指导和激励作用。
二、试卷结构与特点
(一)、试卷结构
第一大题选择题1—16题共48分
第二大题填空题17—22题共52分
(二)、试卷特点
1.坚持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⑴.试卷符合 《考试说明》以及现行教材的要求。试卷的结构及各知识块的赋分及试题难度比例与《考试说明》中的“参考试卷及参考答案”基本一致,试卷长度适中,题量恰当,答案的书写量也较为合适,给学生留有较多分析和思考的时间。
⑵.考试的内容所选的知识点始终围绕着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它包括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离与水解、氧化与还原、电化学基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设计与评价等。
⑶.学科特色浓郁,知识层次鲜明,既有描述性知识又有迁移性和创新性知识,各层次的考生都有一定发挥的空间。
2.提高了对化学学科内综合知识的考查
适当加大对非选择题的考查力度,提高了主观试题的考查功能。主观试题中,强调化学学科内的综合考查。打破知识块间的界限,同时在试题的呈现形式上出现了崭新的面目。
3.强化了对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
4.试题的呈现方式有所突破
(1)化学试题有一定的陌生度,呈现方式灵活多样,如原电池的创新使用做到图文并茂,赏心悦目。
(2)试题题干的叙述科学、明确、简洁、规范,问题的设置多层次、多角度,考查知识较为全面,分析的过程较为灵活和发散,使能力强的考生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水平,提高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3)符合新考钢的要求,强调学生的思维多向性发散性,答案不单一。特别是试卷22题可能适合的复分解反应可能适合的答案有几十组。
三、答题情况及错误分析
第一大题答题抽样情况及错误分析
第一大题的16个选择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涉及到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化学常用计量及用语、原电池的基本知识、化学平衡的移动、电解质溶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设计大多对传统试题加以推陈出新,引导考生重视基础。
第二大题答题抽样情况及错误分析
第大题主要涉及元素的推断、化学原理与元素化合物、元素周期表结合的推断,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化学实验结合与化学计算相结合等问题。现逐题分析如下:
17、考查要点:
(1)、元素周期表,
(2)、弱电解质的电离与水解,
(3)、弱电解质的稀释。
个案分析:
(1)、对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位置不熟,
(2)、弱碱强酸反应终点判断与离子浓度大小判断不明确。
复习建议:教学过程中可结合题目,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延伸,拓展。
18、考查要点:
(1)、有机物分子式的推断,
(2)、有机物同分异构体。
个案分析: 丁稀的三种有机物同分异构体容易寻找,但是不能理解加氢与加溴化氢的最终结构。
复习建议:从有机物最基本的结构碳架入手进行复习这是近几年湖南理科综合试卷有机物考试的特点碳架不变,变化的只有官能团。这是本套试题的亮点之一,合理的对学生复习进度的及高考考纲的把握。
19、考查要点:
(1)、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电极方程式
(2)、审题能力。
个案分析:
(1)不能把握在稀溶液里生成的是氨气还是一水合氨。
(2)原电池电极方程式的.书写不能注意到介质的条件。这里只能出现碳酸根离子。
复习建议:对方程式的书写要作对比分析,发散思维,对重要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作重点讲解。
20、考查要点:元素周期表,元素推断及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晶体类型及化学键。 个案分析:
一,元素的推断A可以有两种选择合理锂,钠
二,电子式的规范书写。
三,晶体含有化学键数目,均摊法的应用。
复习建议:夯实基础,加强基础知识的练习。
21、考查要点:
(1)、基本实验操作方法与技巧,
(2)、化学实验原理的分析化学计算,
(3)、实验设计的优缺点。
个案分析:错误类型: 不能理解说明数据偏低的原因,不能理解化学实验原理的实质。
复习建议:对各仪器的用途实验设计要多加探究。
22、考查要点: 元素化合物知识,典型的无机框图推断。
个案分析:
(1) 学生没有认真的审题没有看清楚是离子方程式还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
(2)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与离子反应的实质学生不能掌握,很多不能发生的反应胡编乱造。
(3) 不注意铁与水反应的条件。
复习建议: 物质的可溶性,离子间的相互反应是这几年考察的重点。也是学生知识的盲点,建议二轮复习加强基础知识的夯实。
四、对下阶段的教学建议
临近高考,很多学生似乎有一种“心里没底”的感觉,不知道在所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如何进行复习,仍然是沉浸于题海之中,“做题目———对答案———再做题目———再”,收效甚微。怎样才能提高复习效果,在仅有的时间里获得更大的提高呢?就此提几点建议:
1、复习要有个性化。前阶段的复习主要是打好扎实的基础和建立宽广的思路,在教与学中,比较多的是解决共性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必定会暴露出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对每个学生来说不一定相同,这些问题不一定能在共同学习(如课堂教学或做同类型的习题等)时得到解决。在后阶段的复习中,能否把做过的大量的习题中所犯的错误(暴露出来的问题)作一个再认识,而这一个“再认识”不能只满足于“会做了”,而是要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这样做,能使你进一步发掘知识的内涵,少犯甚至不犯类似的错误。重点解决自己的薄弱环节是后阶段复习的主攻方向。
2、总结解题的规律性。我们做过大量的题目,应该在解题方法上去寻求它的规律,这种规律包括解题常规的切入口,容易犯的错误等。如在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时,无非是从电离、水解、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的方面来考虑;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与否,最应该注意的是,是否给出反应物的量,“少量”、“过量”、“等物质的量”等等,给出的量不一样,反应的生成物可能不一样,这是最容易错的地方;对于有机反应信息题,首先要读懂、理解所给予的信息,尤其是信息中的反应过程,推导有机物时就要充分利用题给的信息(多数是依样画葫芦),结合官能团性质或反应中分子式的差异来解决;设计实验时一般是从“原理成立、操作简捷、现象明显、结果正确、安全环保”等几方面考虑。认识了解题的规律性,既能提高解题的正确性,又能提高解题的速率。
3、重视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在试卷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实验题在历年化学高考中,得分率总是较差。应该扎实地掌握化学实验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但是更应该注意课改化学教材中对化学实验要求的变化,对探究实验,实验设计, 实验的合理性、正确性的分析等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有条件的学校要开放实验室,举办实验展览。对书中典型实验,不仅要能复现,还要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 还可以怎么做,还可以做哪些实验。在此基础上,要尝试将不同的实验进行重组、整合、改进、设计新的实验,据此培养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学会类推、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4、读题、审题是解题各个环节中最重要一步。从审题角度看,化学试题的特
征是“三多”:信息源多、信息类型多、信息加工方式多。审题目的,要明确求解问题,找出解题条件(表面信息、隐含信息),发现条件跟问题之间的联系,预测可能遇到的障碍。如关键文字、化学方程式、实验装置图、实验操作、图和表、解题说明、题中数据、转化框图等。
5、严格规范性训练,降低失误失分。提高表达能力,减少无谓失分。考场上竞争的着力点,己从“解题技巧+解题速度”的竞争“细心+规范+思维严密性(思维深度)” 的高正确率竞争。大多数试题看起来很容易解答,解答时也会给人一种很顺的感觉,但容易失误,要做全对、得高分比较难。对心细、习惯好、知识全面扎实的考生有利。每次评卷时都能看到一些考生在多处因为书写不规范、不按要求做答而丢分,这都是平时练习不规范而造成的。这些不规范的习惯要平时严格要求,不使“随意”成习惯。对大多数学生来讲,要力求做到容易题不失分,中档题尽量多得分,不强求自已在难题上得多少分。
篇3:分析高考化学试题
分析高考化学试题
一、总体评价
理综卷化学试题整体特点为:立足课本,凸显实验,淡化运算,选材新颖,贴近生活,稳中有升,区分明显。
与~两年全国Ⅰ卷理综化学相比,全国Ⅰ卷理综化学延续了全国Ⅰ卷理综化学的一贯命题思路和命题风格,以新课标和考试大纲为本,突出了主干知识,体现新课程的基础性,突出考查了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同时体现了即将到来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种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很多试题情境较新,但均考查核心考点。整套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同时强化知识点相互渗透,对学生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二、试卷整体分析
源于教材回归课本
试题立足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不仅注重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还注重对知识的整合,考查方式灵活多样。选择题侧重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大,难易搭配合理。考题的内容与课本的联系增大,如7题的有机概念考察,8题化学基本实验操作。10题中实验室制备氢气的原理,12题的元素化合物推断,35题基态钾原子的能层特点与电子云轮廓图形状等,为课本上内容的延伸,充分体现了回归教材的命题趋势。
突验题(26)以蛋白质中氮含量测定出发为背景,考查方式较前几年更加贴近生活,落脚点重视基础操作和流程,在描述实验现象和解释原因上对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实验试题特别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考查了基本操作、常用仪器、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定量实验测定等。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做过实验的"学生,有利于中学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对脱离实验的化学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在教学中应重视实验教学,回归化学本质。
能力立意难度适中
工业生产流程题(27)取材于真实的、广阔的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问题设计更加灵活,化学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必然是重视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但不管如何灵活多变,工业生产离不开反应原理中的方向、速率和限度问题。Ⅰ卷以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制备为载体,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转化率分析,溶度积等常规问题问题,综合性较强问题区分度明显。第(4)问的过氧键数目比较新颖,但但难度不高。原理题(28)延续化学原理综合应用的拼题,考查学生应用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转化率、平衡常数、化学反应速率等理论联系实际。此题(1)(2)问难度不大,区分度在第(3)问。实际上,我们只要抓住主要矛盾,便可简化解题思路。第(3)的问题是改变条件后转化率的变化情况,主要考查学生的平衡计算能力。对于一中学生而言,这道题目应该是试卷中得分较为容易的题目。
选作试题教去年没有太大的变化,减弱了结构中原因的分析考查和有机中同分异构的考查。整体难度持平。
总体上看,本套化学试卷整体布局合理。,在考查问题的灵活程度方面、考查基础知识运用能力方面、考查学生的细心程度方面都很到位。对于明年的复习备考而言,要注重双基,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重视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对题干的整体把握能力。同时,建议从高一、高二的学习中,就开始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实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落实,在高三复习中挖掘教材中的试题素材,进一步提升学科能力。
篇4:化学试题
化学试题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下面是化学试题,请参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109种元素,这些元素组成的单质只有109种
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CO与CO2在性质上不同的原因是 ( )
A.CO2比空气重 B.CO难溶与水 C.分子结构不同 D.制法不同
3.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烟草吞噬生命”。烟草燃烧能产生一种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
A.N2 B.O2 C.CO2 D.CO
4.碳纳米管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碳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 nm=10-9 m)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 ( )
A. 碳纳米管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化合物
B. 碳纳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C. 碳纳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D. 碳纳米管材料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5.海湾战争引起科威特大量油井燃烧,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据报导,有些地区降黑雨,你分析形成黑雨的主要污染成分是( )
A.炭黑 B.二氧化碳 C.甲烷 D.一氧化碳
6.厄尔尼诺的原因之一是大气中CO2剧增,为减缓之,最理想燃料是( )
A.优质煤 B.天然气 C.汽油 D.氢气
7.商店出售的黑底橡胶球鞋,其鞋底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这是因为在橡胶中加入了一种耐磨的填料,这种填料是( )
A. 石墨粉 B.活性炭 C.木炭粉 D.炭黑
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三种仪器都要用到的一组是( )
A.长颈漏斗、集气瓶、水槽 B.集气瓶、锥形瓶、带橡皮塞的导管
C.酒精灯、锥形瓶、集气瓶 D.集气瓶、量筒、长颈漏斗
9.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向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D.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
10.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 )
A.灭火 B.制干冰 C.做化工原料 D.温室中做气体肥料
11.古代遗留下来的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因为写字绘画时使用的( )
A.蓝墨水 B.红墨水 C.蓝黑墨水 D.墨汁
12.防毒面具滤毒罐内盛放的物质是( )
A.石墨 B.活性炭 C.焦炭 D.生石灰
13.硅(Si)等半导体材料的发现,是计算机高科技发展的基础,工业上从石英砂提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2C+SiO2==Si+2CO。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
14.11月16日,国家药品管理局紧急告戒患者,立即停用含PPA(化学式为C9H14NO)的感冒药。PA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的1个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
B.各元素质量比为C:H:N:O=108:14:14:16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
D.它是一种氧化物
15.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是( )
①都具有氧化性、②都具有还原性、③都易溶于水、④都能跟碳反应、⑤都是气体、⑥都是氧化物、⑦都可用于灭火、⑧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
A.②④⑤⑧ B.①③④⑤⑥ C.①④⑤⑦⑧ D.①④⑤⑧
篇5:化学试题
化学试题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
1.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40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
A.2.00gB.2.50gC.6.40gD.3.00g E.6.25g
2.自然界游离核苷酸中,磷酸最常见是位于:
A.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戊糖的C-5′上
B.戊糖的C-2′上
C.戊糖的C-3′上
D.戊糖的C-2′和C-5′上
E.戊糖的C-2′和C-3′上
3.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所有的酶都含有辅基或辅酶
B.只能在体内起催化作用
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加速反应的进行
E.都具有立体异构专一性(特异性)
4.正常人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以mg/100ml)计:
A.60~100
B.60~120
C.70~110
D.80~120
E.100~120
5.脂肪酸在血中与下列哪种物质结合运输?
A.载脂蛋白
B.清蛋白
C.球蛋白
D.脂蛋白
E.磷脂
6.体内CO2来自:
A.碳原子被氧原子氧化
B.呼吸链的氧化还原过程
C.有机酸的脱羧
D.糖原的分解
E.真脂分解
7.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为:
A.氧化脱氨基
B.还原脱氨基
C.直接脱氨基
D.转氨基
E.联合脱氨基
8.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首先生成的是:
A.GMP
B.AMP
C.IMP
D.ATP
E.GTP
9. 糖类、脂类、氨基酸氧化分解时,进入三羧酸循环的主要物质是:
A.化学试题《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丙酮酸
B.α-磷酸甘油
C.乙酰-CoA
D.草酰乙酸
E.α-酮戊二酸
10.DNA复制时,下列哪一种酶是不需要的`?
A.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B.DNA连接酶
C.拓朴异构酶
D.解链酶
E.限制性内切酶
二、多项选择题
(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错选或未选全的均不给分)
1.含硫氨基酸包括:
A。蛋氨酸 B。苏氨酸 C。组氨酸 D。半胖氨酸
2.DNA分子中的碱基组成是:
A.A+C=G+T
B.C=G
C.A=T
D.C+G=A+T
3.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抑制剂结构一般与底物结构相似
B.Vm不变
C.增加底物浓度可减弱抑制剂的影响
D.使Km值增大
4.从葡萄糖合成糖原需要哪些核苷酸参与:
A.ATP
B.GTP
C.UTP
D.CTP
5.人体必需脂肪酸包括:
A.软油酸
B.油酸
C.亚油酸
D.亚麻酸
三、填空题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_________在蛋白质多肽链中的_________。
2.体内两种主要的环核苷酸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__________抑制剂不改变酶反应的Vm。
4.乙酰CoA 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急性肝炎时血清中的_________活性明显升高,心肌梗塞时血清中_________活性明显上升。此种检查在临床上可用作协助诊断疾病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四、名词解释
1.凝胶电泳(gel electrophoresis)
2. 增色效应(hyper chromiceffect)
五、问答题
1.简述蛋白质变性作用的机制。
2.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通路?
篇6:初三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质量分析
初三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质量分析
一、学生分析:
本届学生整体素质较好,表达能力相对较强,思维灵活,反应快但缺乏细致耐心,特别是对于像概念类的知识理解性记忆要强于复述性记忆,往往丢掉重点词汇。
优异生大部分集中于初三一班,例如:苑文博,此学生性格沉稳好动脑思考,成绩一直保持领先,这一次丢分在语言表述的不全面上。学困生相对集中,如:王祥同学,他成绩一直处于全年组的最后面,长期的状态导致他对学习任何学科都兴趣缺缺,溜号,跑神,即使他对本学科有兴趣学习,也会由于知识积累的缺乏使他无法正确理解。
二、试题分析:
1、这一次一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试卷从内容到形式比较新颖。全卷由五大题组成,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题型,突出考查学生综合探究问题的能力。试卷还注重考查学生阅读图表信息的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试卷图文并茂,符合初三学生特点。文字阅读量大且信息丰富,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设计了第五大题计算题,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三、成绩分析:
1、这一次考试学生成绩一般,90分以上4人;80分以上15人;70分以上17人;60分以上12人;不及格人数为42人。全年组平均达到:57分,优秀率达到:21%,及格率达到:53%。但仍有部分学生的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
2、这一次成绩在选择题、填空题上均有满分;对于丢分较多的主要集中在简答题和计算题上。
3、分析得失分原因:
首先,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反应的实质不能正确理解;对物质的分类混淆不清;计算能力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的表达式等等。
其次,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最后,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改进措施
1.增强质量意识
要抓住这一次测试这一契机,认真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全面、客观地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尤其要找出自身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抓措施的落实,跟踪督促,直至问题真正解决。要针对答卷中的典型问题,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在做好补救工作的同时加强学法指导。要根据学情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理清工作思路,很抓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效,提高教学质量。
2.抓基础、重应用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化学用语(如:化合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等)和基本的化学思想方法(如: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要加强理解,对记忆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实际运用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要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课堂教学要实在、有效,避免花架子。要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化学问题。
3.加强实验教学、重视活动与探究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目前对学生实验设计、评价和在新情境中应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在提高。这里的提高,主要并不是难度的提高,而是实验涉及面的扩大,是对思维广阔性、敏捷性要求的提高,是对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基本技能的要求提高,也是对实验技能在实际应用中的要求的提高。一些开放性试题强调实验、观察、实践过程的讨论和迁移,从答案唯一向开放性转化。要注意培养表达能力,要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准确表达。
4.课堂教学要体现新理念 课堂上教师要少讲、精讲,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自己归纳、自己表达,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训练表达能力,在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品质。
5.联系实际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把“双基”放到实际问题情境中来学习,要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讨论和交流,寻求解答途径。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同时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
6.注意规范答题的训练
答卷中反映出学生不会审题、字迹潦草、写错别字、化学式书写错误、相对分子质量算错、隐含在图示及表格中的信息不会引用、语言表达不规范等,这说明在规范答题训练方面有缺陷,要在平时的作业训练及测试评讲中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注意科学性和规范化,以减少答题的失误,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篇7:水环境化学试题
水环境化学试题
水环境化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赤潮 2、透明度 3、补偿点 4、COD 5、溶解氧的日较差
二、选择题。
1、一般淡水的盐分主要由( )。
A 碳酸钠 B 氯化钠 C 碳酸氢钙 D 硫酸盐
2、天然水通常( )。
A 具有一定的缓冲性 B 是缓冲溶液 C 缓冲性很强 D 没有一点缓冲性
3、在硬水中,重金属离子和一价金属离子的毒性(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消失
4、水中有机物含量的大小,可用( )指标表示。
A.ALK B.COD C.TH D.DO
5、硬水中含有较多的( )。
A Na+和K+ B OH-和CO32- C Ca2+和Mg2+ D H+和NO3-
6、水体内的含硫化合物中对鱼最有毒的是( )。
A SO42- B H2S C HS- D S2-
7、pH为7.5的水,其碱度组成为( )。
A HCO3-和CO32- B CO32- C OH- D HCO3-
8、当温度、压力一定时,水中的含盐量越大,则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
A.越大 B.越小 C.不受含盐量的影响 D.保持不变
9、在成鱼养殖阶段,水体的PH应处于( )。
A.6.5-8.5 B.3.5-5.0 C.10-11 D.越低越好
10、已知水中HCO-3含量为122.0mg/L,CO=3含量为6.00mg/L,OH-含量忽略不计,则水的碱度为( )mg CaCO3/L。(计算中各元素的原子量分别取:H=1,C=12,O=16,Ca=40)。
A、1.100 B、2.200 C、110.0 D、128.0
三、判断题。
1、水的碱度是指水显碱性的强弱程度。( )
2、天然水的反常膨胀,是指在4℃以下,水的―热缩冷涨‖。( )
3、春季水面冰层融化,水温上升,由于密度环流作用,可以使水体达到4℃的全同温。( )
4、硫是藻类必须的营养元素,所以天然水的硫酸盐越多越好。( )
5、水体中的溶解有机物,能通过水体的气提浮选作用及混凝、絮凝作用而形成天然有机饵料,故水中的溶解有机物含量越多越好。( )
6、在测定水中CODMn时,在锥形瓶中加入数粒玻璃珠,防止溶液加热时暴沸。( )
7、在修建鱼池时,为了增大鱼池的养殖容量,可以把鱼池挖得越深越好。( )
8、水的硬度用煮沸的方法即可除去( )
9、天然水的化学成分都是相同和不变的`( )
10、水和底泥中的铁可以限制H2S的生成。( )
四、填空题。
1、水温的变化可引起水体的( )环流,风力的作用会形成水体的( )环流。
2、在淡水水体中,4℃以上的水体在( )温时及4以下的水体在( )温时,都会有密度环流存在。
3、某池塘夏季水温上层高,下层低,称为温度的( )分布;冬季水温上层低,下层高,称为水温的( )分布。4、天然水体内的缓冲系统有:( )、( )、( )、( )。
5、水中溶有盐分后,水的冰点和最大密度温度随含盐量的增加而( )。
6、水体中温跃层形成以后,随着风力的增大,温跃层( )。
7、天然水中的主要离子包括四种阳离子( );四种阴离子( )。
8、水的硬度是反映( )价及( )价( )含量的水质指标。天然水的上述离子中,以( )和( )含量最多。
9、水的碱度一般是指水中所含能与( )作用的物质的量。在天然水正常pH范围内,构成碱度的成分是( )和( )。
10、天然水中( )和( )是高含盐量水中最多的离子。
11、用中和法测定游离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 )。
12、最大密度温度与冰点相同的含盐水体,其含盐量为( )。13、天然水的缓冲能力指
标为( )和( )。14、pH是反映( )的指标,在天然水分类中水的pH为( )为中性水。
15、总氨一定时,pH越高,毒性越( )。
16、有机氮在微生物作用下,可以转变为铵态氮,这种作用称为( )作用,这种作用在( )和( )条件下均可进行。
17、天然水复杂多变性主要体现在:(1)水中( )繁多,数量悬殊;(2)水中溶存物质的( )多种多样;(3)水中物质不论是( ),还是( )、( ),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18、天然水体内的二氧化碳平衡系统由五种平衡组成;(1)( )、(2)( )、(3)( )、(4)( )、(5)( )。
19、化学耗氧量常用来间接地表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根据测定时所使用的氧化剂的不同,
可分为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和碘酸钾法。其中,高锰酸钾法又分为( )法和( )法,淡水一般采用( )法,海水只能用( )法。
20、水中有效磷的实际含量由水体的( )作用和( )作用的相对强弱决定。
五、简述简答题。
1、反硫化作用发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2、水中有机物的垂直分布有何规律?
3、为什么夏季阴雨天凌晨池鱼易―浮头‖死亡?
4、一鱼池在夏季形成温跃层一段时间后,底层溶氧变为0,表层溶氧过饱和,试分析表层和底层水中铵氮含量的差异及形成原因。5、营养元素有哪几种可能的限制方式和限制结果?
六、计算题。
1、取50.00 mL水样,加入酚酞指示剂,用0.0200mol/LHCl溶液滴定到终点用去2.55mL,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用同浓度HCl溶液滴定到终点又用去12.85mL。试计算重碳酸盐碱度、碳酸盐碱度、总碱度各是多少?(均以mmol/L表示)
2、某天然水的分析结果如下:
Ca2+ 39.28mg/L HCO3- 2.12mmol/L
Mg2+ 18.10mg/L CO32- 0.53mmol/L(1/2 CO32-) NH4+ 2.70mg/L SO42- 96.06mg/L NO2- 0.02mg/L Cl- 30.13 mg/L
(1)、试求该水的总碱度、总硬度、总含盐量各是多少?
(2)、按阿历金分类法判断该水属于哪一类、哪一组、哪一型,并用符号表示。
(3)求该水的重碳酸盐碱度、碳酸盐碱度、钙硬度、镁硬度、碳酸盐硬度、非碳酸盐硬度、pH各是多少?
[已知:M(Cl-)=35.45g/mol M(SO42-)=96.07g/mol M(NO2-)=46.01 g/mol M(CO32-)=60.01 g/mol M(HCO3-)=61.02 g/mol M(Ca2+)=40.08 g/molM(Mg2+)=24.31g/mol M(NH4+)=18.04 g/mol]
篇8:化学试题以及答案
化学试题以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C 3 A 4 A 5 A 6 A7 CA8 D9 A10 A11 B 12ACD 13D 14 BC 15 AC
二、判断题(1×15=15分)
1.(√) 2.(√) 3.(×)4.(√)5.(√)6(√) 7(√)8(×)
9(√)10(√)11(×)12 (√)13(×) 14 (√)15(√)
三、名词解释(2×5=10分)
1.吸附等温线:在恒温等条件下,(1分) 吸附量Q与吸附物平衡浓度c的关系曲线称为吸附等温线,其相应的数学方程式称为吸附等温式。
2.温室效应:像 CO2如温室的玻璃一样,它允许来自太阳的可见光射到地,也能阻止地面中的CO2吸收了地面辐射出来的红外光,把能量截留于大气之中,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3.共代谢:某些有机污染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必须有另外的化合物存在提供微生物碳源时,该有机物才能被降解,这种现象称为共代谢。
4.标化分配系数: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配系数成为标化分配系数。用 Ko表示。Koc=Kp/Xox。
5.离子交换吸附:环境中大部分胶体带负电荷,容易吸附各种阳离子,在吸附过程中,胶体每吸附一部分阳离子,同时也放出等量的其他阳离子,此吸附称为离子交换吸附
四、简答题 (4×5=20分)
1.大气中的CFCs能破坏臭氧层,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
答:F-11(CFCl3)和F-12(CF2Cl2)等氟氯烃。它们在波长175~220nm的紫外光照射下会产生Cl:
l CFCl3?h??CFCl2?Cl CFl??h?C2FC?l C2C2
光解所产生的Cl可破坏O3,其机理为: Cl?O3?ClO?O2ClO?O?Cl?O2
总反应 O3?O?2O2
2.简述土壤胶体的性质 (4分)
答:1)土壤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1分)
2) 土壤胶体具有双电层,微粒的内部称微粒核,一一般带负电荷,形成负离子层,其外
部由于电性吸引而形成一个正离子层,而形成双电层。(1分)
3)土壤胶体的"凝聚性和分散性:由于胶体的比表面和表面能都很大,为减小表面能,胶体具有相互吸引、凝聚的趋势,这就是胶体的凝聚性。但是在土壤溶液中胶体常带负电荷,即具有负的电动电位,所以胶体微粒又因相同电荷而相互排斥,电动电位越高,相互排斥力越强,肢体微粒呈现出的分散性也越强。
3.试述酸雨的主要成分、成因及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
答: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和硝酸。从污染源排放出来的SO2和NOx经氧化形成硫酸、硝酸和亚硝酸和亚硝酸,这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其形成过程用方程表示如下:
SO2+[O]?SO3 SO3+H2O?H2SO4 SO3+H2O?H2SO3
H2SO3+[O]? H2SO4NO+[O]? NO2 2NO2+ H2O?HNO3+ HNO2 (3分)
4. 大气中HO主要来源有哪些?写出相关方程式。
1)O3的光解:对于清洁大气,O3的光解是大气中HO自由基的重要来源:
2)HNO2和H2O2的光解:对于污染大气,亚硝酸和H2O2光解是大气中HO重要来源
5. 简述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的影响因素
1)盐浓度升高:碱金属或碱土金属能把吸附在固体颗粒上的金属离子释放出来。这是金属从沉积物中释放的主要途径。
2)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湖泊、河口及近岸沉积物中含有较多的好氧物质,使一定深度下的氧化还原电位降低,铁、锰等全部或部分溶解,被其吸附的或与之共存的重金属离子也被解析出来。
3)降低pH值
降低pH值,使碳酸盐和 氢氧化物溶解, H+的竞争增加了金属离子的解析量。(1分)
4)增加水中配合剂的含量:天然或人为的配合剂使用量的增加,可使金属离子形成可溶性配合物,使重金属从固体颗粒上解吸下来。
四、计算题(20分)
1. O3的键能为101.2 kJ/mol,计算可以使O3分子光化学反应裂解成O和O2的最大波长。(光速c = 3.0×108 m/s,普朗克常数h = 6.63×10-34J.s/光量,阿伏加德罗常数N0=6.02×1023)。
解: E =N0h?= N0hchc ?= N0-348?6.63?10J.s?3.0?10?=6.02?10
101.2 kJ/mol?10J/ kJ23 m/s =1.183×10-6m =118.3nm
答: 使O3分子裂解成O和O2最大波长为118.3 nm。
2. 某有机分子量为192,溶解在含有悬浮物的水体中,若悬浮物中80%为细颗粒,有机碳含量为10%,其余粗颗粒有机碳含量为4%,已知该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为0.08mg/L,求分配系数(Kp)。(8分)
解: ㏒Kow=5.00-0.670㏒(SW?103/M)
㏒Kow=5.00-0.670㏒(0.08?103/192)=5.25
则Kow=1.78?105 Koc=0.63?Kow=0.63?1.78?105=1.12?10
f53=1.1210[0.2(1-0.80)(0.01)+0.850.05] =9.1410Kp?Koc[0.2(1?f)XS?fX]???OCOC
答:该有机物的分配系数Kp是6.63?103。
3. 具有3.00×10mol/L碱度的水,pH为8.00,请计算[H2CO3]、[HCO3]、[CO3]和[OH]的浓度各是多少?(5分) K1 =4.45×10; K2 = 4.69×10-7 -11 -3 * -2--
2--答:根据平衡方程求各种碳酸物百分比确定,当pH=8.00时,CO3的浓度与HCO3浓度相比可以忽略,此时碱度全部由HCO3-贡献。
[HCO3]=[碱度]= 3.00×10mol/L [OH]=1.00×10mol/L
根据离解常数K1,可以计算出的[H2CO3]浓度:
[H2CO3]=[H][HCO3]/K1 =1.00×10×3.00×10/4.45×10=6.75×10mol/L
代入K2的表示式计算[CO3]:
[CO3]= K2[HCO3]/[H] =4.69×10×3.00×10/1.00×10
篇9:九年级下化学试题
九年级下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O2是造成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气体,在工业上可用CO2来制备甲醇等物质.“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
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能有效地减少CO2气体的排放.如可利用NaOH溶
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方法的优点是至少有两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B.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而且耗能小
C.整个过程中,涉及了四大反应类型
D.“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
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
A.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溶液褪色,则证明BaCl2有酸性
B.准确称取1.5gCa(OH)2,配制50g 3%的Ca(OH)2溶液
C.在实验室,可无需查阅资料用98%的浓硫酸来配制50g9.8%的稀硫酸溶液
D.可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CO2中的O2
4.(3分)(2012闸北区二模)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列图中一定错误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
( )
A. B. C. D.
5.(3分)在一定温度下,向24g蒸馏水加入无水硫酸铜粉末,充分搅拌并过滤,得到一定质量的蓝色晶体和8.4g滤液,若此温度下无水硫酸铜的溶解度为40g,则此无水硫酸铜的质量是( )
A.34.4g B.32g C.18.4g D.9.6g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6.(4分)如图是化学实验中常被称为“万能瓶”的装置.
用途一:做储气瓶.若要排水集气,此时气体应该从______ 端进入.如果需要测量所收集气体的体积,可将排出的水直接引入______ (仪器名称)即可.
7.(4分)10%的H2O2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当H2O2完全分解时,液体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会增加______.(保留到0.1%)
8.(4分)(2010黄陂区校级自主招生)白色粉末M是由Na2CO3和NaHCO3组成的混合物.取甲、乙、丙三份质量不同的.M样品分别跟50克相同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得到的气体质量与M的质量关系如下表:
2.62
试计算M中Na2CO3和NaHCO3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9.(12分)探究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CO2并探究CO2与过氧化钠(Na2O2)的反应.
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CO2,H2O发生反应:Na2O2+2CO2═2Na2CO3+O2,2Na2O2+H2O═4NaOH+O2↑
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装置A制取CO2的优点是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CO2中混有的HC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
(4)装置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该气体还可以用下列图2装置中的______进行收集(填写字母序号).
(5)为探究反应后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3实验:
根据判断,反应后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固体为______.
三、解答题(每大题10分)
10.(10分)固体铵盐A、B的成分可能是(NH4)2SO4、NH4HSO4,或是两者的混合物.甲、乙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想要确定A和B的成分,并测定B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1)甲实验小组的同学取了数份相同质量的样品A溶于水,然后加入40% NaOH溶液(图中用氢氧化钠质量表示),水浴加热至气体全部逸出(此温度下铵盐不分解).该气体经干燥后用足量浓硫酸完全吸收,浓硫酸增重的质量如图.分析该图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a b段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样品A的成分是______,c点的数值是______.
(2)乙实验小组的同学取了数份不同质量的样品B,测定方法与甲组同学大部分相同,不同的是,他们将不同质量的铵盐分别加入到50.00mLNaOH溶液中(含8.12gNaOH ),测定结果如下:
①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编号为______的实验中,氢氧化钠足量,铵盐中的铵根离子完全转化成气体.
②样品B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 高一化学试题
★ 高分子化学试题及答案
★ 初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 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
★ 初三中学生化学试题及答案
★ 分析范文
★ 分析报告格式范文
★ 数学试卷分析
★ 教学质量分析
★ swot分析范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