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理论:五运、六气都是气运动变化的结果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 时间:2019-11-13 15:14:03

所谓五运六气理论,简称运气理论、运气学说,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气—阴阳—五行—神为理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推论相关时段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理论体系。在现存中医书籍中,最先论述这一理论的为《素问·六节藏象论》以及《素问》第七十六至第七十四(含《素问》的两个“遗篇”《刺法论》《本病论》),共计10篇文献。该知识体系涉及天文、地理、历法、医学、流行病学、因时因地因人用药原则等方面的知识。

如果说《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中医药学知识中的皇冠,那么其中的五运六气理论就是这个皇冠上的明珠。该理论知识体系不仅充分汲取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而且将中医药学知识及其临床应用发挥到极致。

运气理论以“气—阴阳—五行—神”为构建知识体系的核心文化基因

该理论体系在强调天人一体,万物一气,认为人类疾病的发生是自然变化的产物的认知基础上,既以“气—阴阳—五行—神”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将其作为构建其知识体系时的核心文化基因和灵魂,使知识体系的各个层面散发着浓郁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气息。故有“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天元纪大论》)之论。

五运、六气都是气运动变化的结果

“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哲学范畴和文化基因,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内经》将“气”理论引入到医学领域以后,就成为构建自己理论的重要思维方法。无论是“五运”之气或是“六气”,都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气”运动变化的结果。在气是天地万物生成、演化本原的思想指导下,认为“五运”和“六气”及其变化规律,都是存在于天地间的“气”运动变化的结果。指出“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素问·天元纪大论》)此处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物种纷繁,有万千变化的宇宙结构模型。这个富有生机、不断运动的宇宙在其演化过程中,产生了气、真、元(三者均指“气”)物质本原,进一步演化为阴气和阳气,在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下,产生了九星、七曜、天地、万物。就在万物都是气生成的背景下,《内经》认为,“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至真要大论》),就明确指出了“五运”之气和“六气”,同样也是天地间阴阳之气生成的。将“通天下一气”(《庄子·逍遥游》)分解为“五运之气”和“六气”两类,运用五运之气和六气运动变化规律解释天地间复杂多样的物质运动形式,以此为据演绎出了天时—气候—物候—人体生命的整体结构模型。

气象变化是阴阳二气作用的结果

基于阴阳五行是自然万物“之化之变”基本模式的认知,该理论体系以此为方法论,广泛阐释自然界“运”和“气”的变化。“化”是运气的一般状态,是常态,即是按干支甲子推算的结果。而“变”则是运气活动的特殊状态,是适时的实际气候,与干支甲子推算的结果有差异。在“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观点的指导下,以“阳道奇,阴道偶”为原则,将天干地支进行了阴阳、五行的属性划分及规定。经过阴阳、五行规定的天干、地支,自此被赋予了时间、空间,甚至气象、物候、生物特征等自然科学的内涵,成为推算和演绎运气变化规律,以及运气变化所产生相应的气象变化、物候变化、疾病流行情况等。其中的“五运”内容,侧重于五行理论的应用;“六气”内容则侧重于阴阳理论的应用。二者虽然互有侧重,但却交叉重叠,充分体现了“阴阳之中有五行,五行之中有阴阳”的学术立场。该理论体系运用阴阳理论总结气候变化规律。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有序的循环,气象变化和人体、万物一样,都是阴阳二气作用的结果。同样,运气学说把五行之气在天地间的运行用五行来表示,在此哲学背景下,五运之气有了阴阳太少之分,六气又有三阴(太阴—湿气、少阴—热气、厥阴—风气)三阳(太阳—寒气、阴明—燥气、少阳—暑气)之别,五运和六气又被纳入五行属性的规定之中。于是运气理论运用阴阳之间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规律,运用五行的生克制化理论,全面地解释任何一个(干支纪年)年份的岁运(中运)、岁气,以及一年之中不同时段(季节)的主运、客运,主气、客气、主客逆从、客主加临、运气合治的变化规律;解释天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预测疾病的流行规律,指导临床诊断用药等。“神”概念在该理论中予以两次明确的内涵界定,指出“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又进一步引用《易传·系辞》之“阴阳不测谓之神”(《素问·天元纪大论》)作为“神”概念界定,十分明确地将“神”概念表述为用阴阳概念表达的自然界客观事物固有规律,并以此作为“神”概念的合理内核,而五运六气理论正是对这一规律的有力揭示,也是充分表达了“气—阴阳—五行—神”论是运气知识体系架构中的核心与灵魂。可见,该理论不仅仅是将“气—阴阳—五行—神”论作为文化基因加以充分应用,使前人长期积累的天文学知识、气象学知识、物候学知识、医药学知识,按照天时—气候—物候—医学模式加以有序化、条理论、规律化,同时也赋予了气—阴阳—五行—神理论以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内涵。

运气理论充分阐述和体现了“天人合一”理念

“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神”,是用阴阳概念所表达的自然界客观事物固有规律。这是《内经》“天人合一”理念的又一表述,是指人与自然的阴阳变化规律相通相应,是人体生命发生、存在的必需条件,如“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如“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素问·六节藏象论》)即是最明确的表达。仔细推究,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指人与天地间存在着天人同源(同源于气)、天人同道(规律、节律同步)、天人同构(表现在一元结构,即气结构;二元结构,即阴阳结构;三元结构,即三阴三阳结构;四元结构,即四象结构;五元结构,即五行结构)、天人同化(人身气化出自于天地气运变化之中并受其影响)、天人同象(是指天地自然之象与人体生理病理之象相通相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论述的内容即是指此,这也是应用运气理论指导临床辨证、临床处方用药的思维背景之一;也是为何在《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既论五运六气知识,又论藏象内容的缘由,而且是《内经》中唯一的一次)。

所以,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都不能离开自然,必须顺应自然(运气)的变化。无论是生理状态下的气血营卫循行、津液代谢、脏腑经络阴阳之气的消长变化,还是病理状态下的脉象、气色、相关症状,无一不受自然界气运活动的影响。因而在临证诊治疾病必须以此整体观念为指导,“谨守病机,无失气宜”,并且要强调进行锻形炼神的养生之道,以增强人体对自然的适应能力。该理论所论述整体观念的全部内容都是“人神之通应”之具体表现。这在《内经》构建的运气理论具有全面而详尽的展示,所以《素问》的运气十篇结合古代的天文、历法、气象、物候等自然科学知识,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其与自然的联系。具体运用时,以干支为演绎工具,总结和推求各年气候的变化及其对生物,尤其是人体的影响,并以此为据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和临床用药规律等内容,无论所论之五运知识,还是有关六气的内容,无一不是这一文化精髓的体现,也是对“天人合一”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观念的全方位表述。

运气理论构建了以“和态健康”理念为核心的大健康生态圈

何谓“和态健康”理念

这虽然是《灵枢·本脏》确立的命题,但是却在《内经》10篇专论五运六气知识的篇章中予以充分运用的,并反复强调人类各项机能状态必须与气运变化相燮的新理念。所谓“和态健康”理念,原文是从“血和”“卫气和”“志意和”“寒温和”方面对《内经》多次提出“平人”标准内涵的精准概括。

血和 首先是血的生成之“和”,血量充足,质地优良,是“血和”状态的基础和前提;也必须保持循环运行流畅和调,还涵盖血液生理机能正常发挥之“和”,及与气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密切关系之“和”。

气和 仅针对卫气对汗孔的“司开合”及“温分肉”的双向作用,达到对人体“寒温”效应的调适,卫气的这一双向作用在人体的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下均有体现。人体在生理状态下,通过“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天暑衣厚则腠理开,现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灵枢·五癃津液别》)的过程,完成对自然界寒暑气温的调适,以确保人体在任何气温条件下各种生理机能的正常进行。

志意合 “志意”合论,不是“志”与“意”的叠加,也不是修辞中的偏义,而是将“志意”上升到与“魂”“魄”同为心藏之神的下线支系,是指“心神”对心理活动中的情绪表现、机体反应性、机体对环境气候和病理状态下调适性等机理及其能力的表达。

《内经》以神概括人体生命活动的调控规律,而“志意”“魂”“魄”三者共同支撑着“神”对人体生命机能的调控。“志意”既调控人体内在的各种机能,也调控着人体如何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故有“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之论。意志、魂、魄都是心藏之神的表现方式,相互间既有分工,又有配合,存在着相互交叉、互相调控的复杂关系。“心藏神”“神明出焉”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控中枢,魂、魄支撑着心神对生命活动的调控,而“志意”有机地联系着心藏之神与魂、魄,共同配合,完成人体自身的调控活动。

此处表达了“意志”支系四方面作用:一是“御精神”“收魂魄”的作用,即有驾驭“魂魄”和精神,能对人的行为、意识、精神状态,以及本能活动的调控,属于机体的自我调控能力;二是“和喜怒”的作用,即调节人的心理活动并使之和谐有序,防止怒、悔等不良情绪的发生;三是“适寒温”的作用,即通过卫气对汗孔的“司开合”及“温分肉”的双向作用达到对人体“寒温”效应的调适;四是防御作用,能调动人体的防御系统,使人体免受邪气伤害之苦(《灵枢·本脏》)。

寒温和 是指人体通过自身体温的调适机能,既使人的体温处于适宜各种机能得到最有效发挥的状态(即生理状态),又能使人体积极适应生存环境的气候寒温变化。此处以气候之“寒温”概指人类生存环境的所有影响因素。

人体之所以能实现“寒温和”,是通过人的志意、卫气、阳气、血、津液等综合作用实现的。

一是“适寒温”作用。“志意”这一生理状态的作用机理较为复杂。首先是指人体处于生理状态时对体温的“寒温”调适,从而使人类体温保持恒定。这是通过卫气“司开合”的双向作用实现的。因为卫气既能温煦人体,给人以热量,又能在盛夏气候炎热高温之时,卫气在“志意”的作用下使汗孔腠理处于松弛的“开放”状态,汗出而热散(《灵枢·本脏》),如“天暑衣厚則腠理开,故汗出”(《灵枢·五癃津液別》)。若人在隆冬严寒之时,“志意”就会通过卫气使汗孔腠理闭“合”,腠理致密,汗孔闭塞,以防止卫气“温分肉”所产生的热量耗散,达到维持人体生理所需的体温而“适”应之。

二是对人体处于病理状态下“寒温”的调适。当人体在感邪发病出现恶寒、发热等病理反应时,“志意”也是通过卫气对汗孔的“司开合”及“温分肉”的双向作用达到对人体“寒温”效应的调适,如外感表证的恶寒和发热症状发生机理即是如此(《素问·调经论》)。

三是卫气对汗孔的“司开合”及“温分肉”的双向作用,达到对人体“寒温”效应的调适。卫气的这一双向作用在人体的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下均有体现。人体在生理状态下,通过“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天暑衣厚则腠理开,现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灵枢·五癃津液别》)的过程,完成对自然界寒暑气温的调适,以确保人体在任何气温条件下各种生理机能的正常进行。此时虽然是在“志意”的“适寒温”作用支配下,通过卫气对汗孔、腠理开合的调适环节实现的,但是离不开人体的津液通过气化为汗或尿的方式予以协助。这一过程可以表示为:志意→卫气→腠理、汗孔开合→出汗或不出汗→适寒温。结合《内经》运气知识评价“寒温和”的内容,显然强调人身之“寒温”与人类生存的“气交”之中气运变化之“寒温”更应当是“和”的状态,这才是“寒温和”的全部意涵。

此处集中体现了以运气理论为基础的中医“和态健康观”(又称“三和健康观”,即“血气和”“志意和”“寒温和”)内容,这一意涵能够清楚、准确、科学地表达《内经》原生态的健康观念,既符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本色地健康理念,也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l世纪四维健康观念相契合。所谓“人之常平”,就是指人的健康状态。“平人者,不病也”(《素问·平人气象论》)。显然是以“平人”对今之健康的界定,是指机体没有任何病痛的状态,包括形体、精神,以及机体适应性方面均健康的人。所谓“和”,就是对无病机体健康的界定和评价,是对人体各项机能和谐有序的状态,即“健康”机体的界定,也是对健康的评价标准。

为何以“和”来评价“人之常平”状态

“和”有和顺、和谐、有序、协调、适中、恰到好处之意,也特指“身体健康舒适”的状态。如此可知,《内经》将“血气和”“志意和”“寒温和”作为“人之常平”内涵的评价,是完全科学的、合理的,也是恰如其分的。此处之“和”,就从机体的内环境、心理活动、机体对外环境的适应性方面,表达了健康的内涵以及评价内容,而运气理论就是基于和态健康理念,讨论人类生存环境中的气运变化,以各个不同气运变化的疾病流行特征为临床实例论证气运变化给人类健康的影响,然后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不同气运变化条件下流行疾病的治疗用药和组方法度。将“天人合一”理念完全融入“和态健康”理念之中。

无论从《内经》运气知识架构中的气—阴阳—五行—神论核心文化基因,还是对“天人合一”整体思想的全面运用,以及“和态健康”的理念,都能充分体现这一知识板块所蕴含的中医药理论的文化基因。(张登本 陕西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