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参与设计“冠军龙服”的叶锦添:跨界而来 一路锦上添花
- 来源:厦门日报
- 时间:2023-09-01 03:03:15
【人物名片】
(相关资料图)
叶锦添
叶锦添,著名美术指导、服装设计师、视觉艺术家。1986年从香港理工大学实用摄影高级摄影专业毕业,同年被导演徐克推荐给正在筹拍《英雄本色》的吴宇森,正式踏入电影领域,参与过多部知名影片的美术设计、造型设计工作,合作过李安、吴宇森、陈凯歌等著名导演,设计过《英雄本色》里周润发所扮演的“小马哥”等诸多令人难忘的形象,2001年凭《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追求挑战性的他经常“跨界”,近年更是跨出艺术圈,携手安踏多次设计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服。
【叶氏美学】
我自己界定“叶氏美学”,它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种不断寻找、不断挑战没做过的东西,不断尝试新项目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从影视作品到体育服饰,这种“叶氏美学”的追求是一致的。
叶锦添(左)和导演乌尔善在《封神三部曲》片场。
在即将开幕的杭州亚运会,厦门元素再次引发关注。8月24日,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装备在北京正式发布。由区域总部设于厦门的安踏携手叶锦添以及中国美院打造的“冠军龙服”揭开神秘面纱。身为华语电影金牌美术指导,这是叶锦添与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服碰撞出的第三次火花,此前他还参与设计了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队领奖服。
8月28日,叶锦添在线接受了本报专访。
结缘·体育服装
“从一开始我就在思考,中国运动员要怎样在国际上表现出中国人的精气神”
记者:很多人熟悉您、喜欢您是从电影开始的,我们很好奇您和体育服装设计是何时结缘的?请您介绍下这次杭州亚运会中国队领奖服的设计理念。
叶锦添:2004年,我负责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交旗仪式的美术与服装设计工作。当时查阅了非常多的资料,包括收集历届奥运会的服装,去了解不同国家如何在体育服装上表现自身的民族特色。可以说从那时起,我就对大型赛事的体育服装设计产生了兴趣。这也是后来安踏找我担任2020年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服设计师时,我欣然应邀的原因之一。
我第一次设计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服就是从东京奥运会开始。我觉得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也为此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从一开始我就在思考,中国运动员要怎样在国际上表现出中国人的精气神。所以设计服装时,我想追求一种“飞升”的状态,就是穿上这身衣服要有能把人整个向上提的感觉。另一方面,体育服饰要体现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感觉,所以它其实要保留一定的中立性,元素不能太复杂,但我们又想说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人一看就不能忘记我们的衣服,那就得做出强烈的对比来,而且是要简约直接的、是属于中国的。所以我就以“中”字为灵感进行设计,做了中式唐装圆立领,领部线条一直延伸至丹田,希望拿出符合中国人气韵和身体结构的领奖服。
这次杭州亚运会我们也是延续了这样的设计理念,沿用了东京奥运会领奖服的原型,选择白色、红色这样简单鲜明的颜色,采用“中”字结构,用从腰间到腿部的线条把视觉拉长,让运动员显得更加高挑。这次亚运会的举办地是杭州,我们也根据当地特色在衣服上增加了一些杭州特色的纹样,融入了“杭绣”技艺。
叶锦添参与设计杭州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服。
点睛·冠军龙服
“积累大众对‘冠军龙服’的熟悉感、认同感,建立一种集体审美”
记者:从东京奥运到北京冬奥再到杭州亚运会,中国队领奖服都以“冠军龙服”为名。中国人常说“画龙点睛”,在您看来,您参与设计的这三款“冠军龙服”,点睛之笔在哪里?领奖服上的“叶式美学”对比电影里的“叶式美学”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何不同?
叶锦添:如果说有什么是点睛的那一笔,那一定是“情感”,我们放置在作品里的情感。对我来说,最开心的是看着更多中国运动员穿上领奖服站上领奖台。这三次“冠军龙服”的设计,我们保持着一以贯之设计理念,希望积累大众对“冠军龙服”的熟悉感、认同感,建立一种集体审美。但每一次我们也在寻求进步,希望让它更加精品化、越来越惊艳,更好地展示中国运动员形象。
我自己界定“叶氏美学”,它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种不断寻找、不断挑战没做过的东西,不断尝试新项目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从影视作品到体育服饰,这种“叶氏美学”的追求是一致的。当然,我给电影人物设计服装是为特定角色服务,但是设计奥运、亚运领奖服,我们要考虑不同身材、不同年龄的运动员是否都能穿出我们期待的感觉,它的造型要适合每一个人,这也是这项工作的最大挑战。但不论是在哪个领域,我们站在世界舞台上都得用作品说话,只有我们把自己的作品做好了,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唱得响亮。
叶锦添在《封神三部曲》片场为饰演姬发的演员调整造型。
封神·东方美学
“用最中国的方式把大家对中国神话的想象立在银幕上”
记者:电影观众看到的您最新的一部作品,是今年暑期档热映的《封神第一部》。您是怎么加入这个项目的?作为美术指导兼造型指导,您在这部作品中有哪些新的尝试?
叶锦添:《封神三部曲》是我参与时间最长的电影作品,我们的设计团队差不多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把它每一幕的景给做出来。我第一次知道《封神三部曲》这个项目是2016年,当时我正在美国旧金山做歌剧《红楼梦》,乌尔善导演打电话给我,我们在旧金山见了一面,就聊了这个项目。后来在北京,我们又陆续接触了好几次,我感受到了他对这个题材的宏大架构。我自己也非常渴望挑战中国神话题材的作品,想做出具有鲜明中国气质又和过往不一样的中国故事。
真正进入剧组,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很多,首先最难的一点是如何给影片的审美定调。中国神话是什么样子的,大家有着不同的认识。封神的故事发生在商朝,经过代代相传,到了明代许仲琳所著小说《封神演义》才定型,但这又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我们拍电影应该遵循哪个年代?如果完全还原商朝,拍出来的会是一个部落化的电影,会很奇怪。我们和导演一起到很多地方的博物馆考察、采风,最后决定找一个方法把多个朝代的美学统合起来,去建立《封神三部曲》独有的美学体系。所以可以看到影片中有殷商的青铜器美学、宋人的山水画美学,还有大量来自元明时期道教水陆画的灵感。比如说我个人比较满意的质子旅的盔甲设计,它并没有按照商朝的服饰走,而是参考了宋代的盔甲设计,但在其中融入了商朝青铜器的感觉,像头盔就是青铜器,另外纹样也是非常原始的,颜色上用金色烘托白色,营造一种高级感。
在追求中式美学的过程中,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中国故事有期待感,有可能性,不断找到更好的东西去尝试、去探索,去吸引全世界的观众。《封神三部曲》的另一个重要突破,就是尽力用中国的电影工业去呈现这些中国视觉,用最中国的方式把大家对中国神话的想象立在银幕上。
厦门·城市气质
“我眼中的厦门,一直是座美丽的、有艺术气息的城市”
记者:这次杭州亚运会中国代表团领奖服“冠军龙服”的操刀企业安踏是一家区域总部位于厦门的企业。这些年您也多次因摄影活动、电影活动到厦门来,在您看来厦门有着怎样的城市气质?
叶锦添:我第一次到厦门是十多年前,当时是来参加一场摄影展。金鸡奖长期落户厦门后,我来厦门的次数更多了。金鸡奖第一次在厦门举办时,我在厦门办了场电影艺术个展《凝望:深邃潜藏的影像诗》,展示了我参与《卧虎藏龙》《赤壁》《夜宴》等多部影视作品创作的手稿、服装和摄影作品。
我眼中的厦门,一直是座美丽的、有艺术气息的城市,我在这里有很多朋友。我对厦门在文艺领域的发展一直是充满期待的,也希望能在厦门参加更多的摄影活动、影视活动。
关键词: